‌破局!禅城激活社区闲置公共用房,把惠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9 10:53 1

摘要:坚持“小生意+大公益”,禅城区通过不收取场地租金、不获取任何利益报酬“两不”原则引入第三方机构盘活闲置社区公共用房,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社区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4月18日,《早晨 从946出发》节目请来了禅城区委组织部、社区及运营

坚持“小生意+大公益”,禅城区通过不收取场地租金、不获取任何利益报酬“两不”原则引入第三方机构盘活闲置社区公共用房,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社区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4月18日,《早晨 从946出发》节目请来了禅城区委组织部、社区及运营机构代表,揭秘社区公共用房活化的实操经验。

禅城区委编办主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郑洪深,南庄镇绿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锦仪,石湾镇街道泷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建淯,焦桐文化总经理董璐做客《早晨 从946出发》直播间。

社区公共用房为什么出现闲置?

社区公共用房作为新建住宅小区的重要配建设施,是社区内开展公共服务和群众性活动的场所,可以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根据广东省的文件,新建住宅小区按一定指标预留公共配套用房,同时佛山市也出台了城乡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用房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按照上述文件精神,禅城区新建的物业小区都配建了社区公共用房,并明确了如何使用管理的问题。

但随着社区公共用房的增多,如何用好,使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便利和服务?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难通过财政持续投入来解决社区公共用房的建设和运营问题。为此,区委组织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同区委社工部、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自然资源分局一起制定出台《禅城区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用房活化利用工作指引(试行)》。

据禅城区统计,辖区内有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公共用房闲置。但社区活化使用公共用房方面存在三大问题,包括:社区自主开展公共用房活化存在专业性不足问题;既有用房存在硬件缺陷制约活化利用;运营机构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存在动态匹配难题。禅城区委编办主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郑洪深表示,经过多方调研和收集民意,在4个镇街分别选取了空间布局合理、使用功能相符等软硬件相对比较好的公共用房进行活化试点,为社区活化提供标准流程。

“我们很明确的,就是坚持居民需求导向,鼓励社区公共用房活化用于开展公益性、服务性活动,要求社区在功能布局、整体设计、服务项目设置这些环节开展民意调查,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灵活调整社区公共用房服务项目。”郑洪深还表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也会要求反哺给社区、居民,例如“以物业换服务”,就是在免费提供场地给第三方使用的同时,要求第三方机构按照社区公共用房市场评估租金,提供同等价值的服务活动+现金回馈,由社区居委会统筹安排,居民可免费或半价参加一些高附加值的活动,第三方机构在社区公共用房活化中获取的收益,也按一定比例捐赠给社区慈善基金,让社区开展困难群众慰问、社区党群活动有经费、有资源。

社区公共用房活化有何“妙招”?

作为试点的绿岛社区,经过前期综合考虑社区的情况,选取了中建壹品誉湖小区的公共用房作为活化试点。2024年10月底,社区在全区率先探索引入了第三方社会机构,来自河南兰考的桐花益家机构,采用“公益+市场”的模式,常态化运营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

南庄镇绿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锦仪介绍,在运营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券一金”机制。一金:在镇慈善会开设了社区慈善专项基金,在“两不”原则前提下,由进场的社会机构每月从利润中提取评估月租金价值的25%作为慈善金捐赠给镇慈善会专项基金,由慈善会监督使用,专项用于社区建设、民生帮扶和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一劵:除了每月定额慈善金捐赠外,社会机构还需提供剩余租金价值的免费公益服务券给社区统筹,试点项目启动以来,社区共收到2万元的慈善反哺金,开始实现社区运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共开展60场免费公益活动,极大丰富了社区的服务供给。

焦桐文化总经理董璐介绍,作为政府引入的第三方机构,他们建立了居民“需求接龙采集制度”,动态捕捉居民在文化、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上千场普惠性通识科普课程活动,为居民免费开放音乐美学活动室、健康科普室、综合运动室等场室,开展经络拍打、芳香头疗等第二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把惠民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居民在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普惠性课堂上课

泷景社区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以社养社”模式,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让闲置公共资源“变废为宝”。石湾镇街道泷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建淯表示,社区引入第三方机构活化社区公共用房阵地的同时,还构建了“活动反哺+基金反哺”的模式,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例如面向社区居民每个月提供公益的活动以及不高于市场价80%的低收费课程;每季度将活动扩展到辖区内9个党群服务阵地;每年为社区开展2场大型的活动。此外,泷景社区还探索“自助式”活化和“嵌入式”活化。“自助式”活化主要是通过“孵化+引入”的方式将周边居民组成的舞蹈队、瑜伽班、书法团、乐器队等社群邀请来到该阵地自由使用,鼓励居民群众主动申请使用场地、自行开门、自主管理以及自觉保持环境清洁,从而实现了闲置公共用房的自助化管理。而“嵌入式”活化模式,则是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了结对关系,提供闲置的场室给他们做面向社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工作室,他们则通过自主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回馈社区,构建起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泷景社区泷心“治慧之家”开设的科技小达人冬令营

社区公共用房活化经验如何复制推广?

郑洪深表示,禅城区前期出台的工作指引,是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上,吸纳了一些社区提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比如坚持“两不”原则引入、建立社区慈善基金等做法,都是在基层实践中提炼出的举措。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适合禅城社区公共用房的活化工作,接下来还有13个在洽谈推进的活化项目。

下一步,禅城区将继续大力推进社区公共用房活化,坚持党建引领做到“应用尽用”,通过镇街层面召开推介会,加大统筹力度,把社区公共用房活化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打造社气、社品兼备的“两社三中心”;坚持需求导向做到“应优尽优”,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想来确定活化方向,提高活化项目的黏性,做到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充分盘活利用社区资产,引进社会机构,创新运管模式,丰富社区服务。坚持多元参与做到“应移尽移”,接下来,区委组织部会联动相关部门,对未移交的社区公共用房进行专题研究,按照不同的类型分门别类,积极探索移交路径,推动建设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用房活化工作。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邵丽怀、杨峰,主持人大田

来源:佛山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