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北京时间9月22日20时55分,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此后,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白天变短、黑夜变长,气温下降步伐加快。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北京时间9月22日20时55分,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此后,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白天变短、黑夜变长,气温下降步伐加快。
今年秋分落在农历八月初二,恰是“秋分在头”。民间素有“秋分在头,热死牛;秋分在中,冷冬风;秋分在尾,冻死鬼”的说法,预示着今年秋季气温可能偏高。但雨水多寡,才是农民最关心的事。
秋分到,蛋儿俏
“秋分到,蛋儿俏。”这一日,不少人会尝试“竖蛋”游戏——取一枚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在桌面竖立。为何秋分竖蛋更容易成功?古人认为,秋分日地球磁场相对平衡,有利于鸡蛋站立。这一活动不仅考验耐心,更暗合“贴秋膘”的养生智慧:鸡蛋营养丰富,秋分后天气转凉,适当进补可增强御寒能力。
防风防燥防悲秋
秋分后,天地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送爽的同时,也带来干燥气候。不少人会感觉口鼻干燥、皮肤干痒,这便是典型的“秋燥”。饮食上可多食百合、银耳、梨等润肺生津之物。
此时节,白昼缩短,草木枯黄,人易产生惆怅情绪。中医强调“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建议早晚适度运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抑郁或暴怒伤身。
农事忙,盼天晴
秋分是农民最忙碌的时节。北方玉米金黄,南方稻谷飘香,花生、棉花等作物也进入收获期。同时,冬小麦、油菜等秋播作业相继展开,可谓“抢收抢种,一刻不闲”。
然而,秋分天气牵动每位农民的心。若遇连续阴雨,收割的粮食无法晾晒,易霉变发芽;田间泥泞也会延误播种。因此,“雨多不多,就看秋分”成为世代相传的天气观测经验。
五句农谚透露天机
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许多秋分天气谚语,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 “秋分太阳笑,旱到八月底” 若秋分当日晴朗阳光好,预示整个农历八月(直至九月底)降水偏少。这对秋收极为有利,庄稼能及时晾晒入库。
2. “秋分一日晴,干谷好上仓” 秋分晴好,意味着收割的稻谷可顺利晒干,颗粒归仓,农民心安。
3. “秋分雨淋淋,阴雨四十五” 若秋分当天下雨,后续可能阴雨连绵。“四十五”是虚指,强调阴雨持续时间长,需防范农田渍涝。
4. “雨打秋分头,八月湿漉漉” 秋分在农历八月初下雨,预示整个八月雨水较多。田间作业需抓住降雨间隙,并及时排水。
5. “秋分雷又雨,冬至雪压枝” 秋分出现打雷下雨,预示冬至时节可能降雪量大。冬雪覆盖农田,既能保温保湿,又能冻死害虫,利于来年丰收。
今日天气定秋雨?
综合这些农谚可见:秋分晴朗往往预示秋季少雨,利于农事;秋分下雨则可能秋雨绵绵。这些经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虽非精确科学预报,却蕴含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今日秋分,你那里的天气如何?是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还是秋雨绵绵、凉意渐浓?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家乡的天气和秋分习俗,一起交流这份跨越时空的节气智慧!
来源:新农人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