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次任务的成功,的确是不错,这一点是值得大赞的,结果又有人要“反思”了一样,比如:有人说“事情的真相: 普通人居然也可以随意上太空?也不用海选?不用天天训练?”。
果然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人,“贝索斯发射火箭将未婚妻送上太空”消息引发了不少人热议。
但这讨论的点又扯到了一项关于宇航员或者航天员的问题上,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次任务并不是只有1人,而6人,并且是蓝色起源首个全女性的乘组。
这一次任务的成功,的确是不错,这一点是值得大赞的,结果又有人要“反思”了一样,比如:有人说“事情的真相: 普通人居然也可以随意上太空?也不用海选?不用天天训练?”。
“哦,原来宇航员也就那回事,根本用不着层层筛选”等等,我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都知道咋回事,真的是这么回事吗?这种冷笑话可以说完全是内涵嘲笑模式。
普通人不训练,不海选,真的可以随意上太空?这可以说完全是“张口就来”,完全是没了解清楚,这个乘组可以说完全跟真正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或者航天员,不是一回事。
这就跟时常很多人说得美国宇航员返回活蹦乱跳,而其他国家要抬着走一样。
6人女性乘组成功飞太空
这一次太空飞行任务,是发生在北京时间4月14日21:30,是来自新谢泼德号NS-31的一次任务。
其新谢泼德火箭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的,使用的是蓝色起源BE-3发动机,燃烧液态氢和液态氧,并且是可垂直起降(VTVL)的运输系统,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加压载人太空舱和火箭,基本概念类似1960年代末的克莱斯勒SERV,新谢泼德火箭完全由机载电脑控制,不受地面控制或人类飞行员操作。
同时,加压载人太空舱可搭载6人,这一次任务完全是满座了,并且该太空舱还装备了发射逃逸系统,可以在上升过程中的任何地方分离,整个太空舱内部容积是15立方米,所以,其整体也不算大。
而这一次6人女性乘组成功飞太空,也凸显了一次技术的转变,还是相当稳定。本次搭载飞行的任务主要包含了劳伦·桑切斯、凯瑟琳·哈德森、阿曼达·阮、艾莎·鲍、盖尔·金和凯莉安·弗林。(注:Katheryn Hudson为美国歌手Katy Perry本名,Amanda Nguyen为越南裔美国社会活动家,Aisha Bowe为航天工程师,Gayle King为CBS著名主持人,Kerianne Flynn为职业扑克玩家兼航天创业者)
然而,在这一次飞行任务之后,的确大家对航天技术的肯定是很明显的,不过,这一步美国走在前面,这也是肯定的。
但在很多人的点评之下,又是“打破了罐子”,又在乱说了,似乎这是对宇航员的一次“逆向思维”,好像进行宇航员培训全部都错了一样。
普通人不训练,不海选,可以随意上太空了?
这里率先给出你的说法就是“大错特错”,但有一点说得没有问题,那的确普通人可以上太空,但这与宇航员或者航天员的任务完全一个级别上。
第一、这是什么飞行?是执行的亚轨道飞行任务,亚轨道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高度的空域,也称为临近空间或空天过渡区,这一区域既不属于航空范畴,也不属于航天范畴。
而宇航员执行任务在什么区间,无论是中国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站都是超过300公里区间,一般就是在400公里左右区间进行任务执行,这是一个级别吗?完全不是吧。而这一次根据公布的飞行高度数据来看,最高是达到106.8公里高度。
第二、飞行时间的长短,这次6名全女性乘客,飞行的太空时间长10分14秒。这时间对于任何一人来说,可以说任何环境影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相比航天员或者宇航员来说,执行一般6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说,是在一个级别上吗?也不是吧!
所以,无论是从飞行高度,还是时间等问题,这完全是与宇航员或者航天员没有办法对比的,这都不是一个级别上的问题。
你说这是普通人太空可以承受的吗?肯定是不行的,这可以说就是一次简单的太空飞行旅行商业活动,也就没有其他什么的。当然,我国现阶段的确还无法做到,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否认的,我国还在发展,并且在不断推动亚轨道载人飞船,比如:
深蓝航天——深蓝航天的亚轨道载人飞船预计飞行高度100-150公里,失重时长300秒,每张飞船票全款100万元。中宇——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行器采用单级火箭和旅游舱的组合形式。飞行器的长度21米,直径3.35米,配备5台15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质量79吨。旅游舱直径3.35米,高3米,配备4扇全景舷窗,运载能力为1吨。穿越者——穿越者壹号亚轨道飞船(CYZ1)最大直径5米,最大质量8吨等等。所以,我国的确也在打造,这一点的确没有美国快,还做不到,但后面也可以做到,这可以说就是为普通人打造的短期太空飞行任务,这的确也是普通人不训练,不海选,可以随意上太空的任务,但与宇航员或者航天员对比的任务来说,这就不是一个级别,不要将其混在一起,这不是一样的事情。
执行长期的任务,还是要严格执行选拔,训练等任务,这是世界上所有航天国家都要进行的,这就是基本情况。
太空飞行复杂,各有各特点
的确,不是所有的太空飞行任务都那么简单,并且说句比较难听的话,对于现阶段的商业飞行来说,也不是普通人可以说飞就能飞的,因为成本相当高,所以,要想把自己变成太空人,是需要本钱。
反而相对于太空类似于空间站的任务来说,更加适合趋向于普通人飞行,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行,一切可以包办。
比如:你具有科研实力,具有强大的太空基础等等,那你就可以更长时间非常太空。
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未来如果人类的太空任务走向常态化,那么更多的普通人也就是机遇了,这个时候飞行也就不是什么难题了,这就是基本情况。
现阶段太空飞行复杂,各有各特点,虽然都是太空飞行,但要求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大家要分开,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来源:悟空科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