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碰3种维生素!瑞士研究:乱吃维生素的人,患癌风险增加27%!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0:19 1

摘要: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越来越“讲究健康”,但身体却越来越差?办公室里、朋友圈里、甚至你家餐桌上,总有一个人,掏出一大把五颜六色的维生素片,一口吞下去,神情像是在吃仙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越来越“讲究健康”,但身体却越来越差?办公室里、朋友圈里、甚至你家餐桌上,总有一个人,掏出一大把五颜六色的维生素片,一口吞下去,神情像是在吃仙丹。

有人吃维生素C抵抗感冒,有人吃维生素E抗衰老,还有人三天两头吃维生素A护眼,甚至连孩子、老人也被“营养补充”裹挟着,一起上了这趟“保健快车”。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你以为对身体“百利无一害”的维生素,可能正悄悄地把你推向癌症的边缘?

一项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震惊了整个营养学界:长期过度摄入某些维生素的人群,患癌的风险竟然增加了27%。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维生素是身体所需,是“好东西”,但现在却要被“好东西”反噬,听起来确实有点讽刺。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越来越多研究在警告我们:维生素不是越多越好,甚至有些维生素你根本不该碰

你如果留心,就会发现,维生素早就不再是医生开的药,而是超市货架上的“快消品”。

维生素C泡腾片几块钱一筒,维生素E胶囊成了美容神器,维生素A被包装成“护眼神器”,但问题是——这些“神器”根本没有说明书告诉你:到底该不该吃?吃多少?吃多久?

更别说,大多数人吃它们根本没有明确的缺乏症,只是出于“预防”的心理,吃着图个安心,结果反倒吃出个“病根”。

维生素A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确实对视力发育、免疫功能和皮肤健康有支持作用,但一旦摄入过量,毒性反应比你想象得严重得多。

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容易在体内蓄积,轻则恶心、头痛、皮肤干裂,重则肝损伤、骨质疏松,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曾有一项研究发现,长期高剂量补充维生素A或其类似物β-胡萝卜素的人群,特别是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反而比不吃的人高出28%

维生素A本该是护眼的,结果却变成了“盯上肺”的祸根。

再来看维生素E,这个在美容圈里几乎被神化的抗氧化剂。

它被鼓吹能抗衰老、护皮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你知道吗?一项横跨10年的临床研究(SELECT试验)跟踪了3.5万人,结果发现:每日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E,非但没有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反而让患病概率上升了17%。

这种“多吃点可能有好处”的逻辑,在真正的临床数据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抗氧化是好事,但抗氧化剂并不是防癌盾牌,过量反而可能扰乱了本该自主调节的细胞凋亡机制,让本应凋亡的癌细胞“死不了”。

还有一个常被低估的“雷区”——维生素B6

很多人觉得它是维持神经健康的“温和帮手”,但近期一份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报告显示,长期高剂量服用维生素B6与肺癌发生率相关,尤其是男性吸烟者。研究者猜测,维生素B6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参与了细胞DNA的甲基化过程,间接促进了肿瘤的发生。

也就是说,它可能“帮倒忙”地让癌细胞更容易生存

很多人疑惑:既然这些维生素都是身体需要的,怎么就吃出问题了?这就像水,人不能不喝,但喝多了会中毒。

任何一种营养素,离开了剂量的讨论,都是不负责任的科普。现实中,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补,更不会去做血液检查,补起来全靠“感觉”。

甚至连用药剂量都被“自我感觉良好”所替代,比如“今天多吃了点油腻的,就来一粒维生素E”,或者“最近眼睛累,就拿维生素A顶上”,这种“心情决定剂量”的随意吃法,才是最致命的。

维生素的问题不光是剂量,还有摄入方式

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与加工制剂中的维生素,在身体里的表现是天差地别的。

你吃一根胡萝卜得到的β-胡萝卜素,是被身体按需转换成维生素A的,过程温和,但你吞一粒高纯度维生素A胶囊,身体是被“强行灌输”,没得选,只能全盘接收,久而久之,就出事了。

同样的维生素,在自然状态中“温柔体贴”,但被提纯包装之后,性格就变得“霸道粗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多个国家都开始收紧维生素补充剂的监管。

瑞士的这项研究,不是孤例,而是国际共识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维生素补充剂对于没有实际缺乏的人群,作用微乎其微,反而容易带来副作用。

它不像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疗程,结果成了“灰色地带”的存在——既不需要处方,又容易被滥用。

说到底,很多人之所以迷信维生素,是出于一种“主动健康”的错觉。

但这种错觉,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商家当然不会告诉你,维生素E可能让你前列腺癌风险“溜号”,他们只会高举“抗氧化”的大旗;你刷到的健康博主,也很少会提醒你,维生素A过量可能让你肝脏罢工,他们只会说它“对眼睛好”。

你以为你在主动健康,实际上你在被动透支

更值得警惕的是,维生素的“副作用”并不是立刻就能看出来的,它不像吃错药立马恶心呕吐,它是那种“慢慢积累、悄悄出事”的类型,等你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就像癌症,它不是今天吃了一粒维生素E明天就得,而是你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它十年的温床。

所以我真心建议,别再把维生素当成万能钥匙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维生素缺乏诊断,或者医生建议,真的没必要天天往嘴里塞补充剂。维生素本来是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是药箱里的必需品。

与其花钱买补充剂,不如好好吃饭,吃新鲜蔬菜、杂粮、豆类、坚果,这些天然食物里,不只有维生素,还有膳食纤维、多种植物化合物,这些才是真正能调节身体状态、降低疾病风险的东西。

维生素不是原罪,但乱吃维生素,的确是现代健康的一个“盲点”。它可能不会马上让你进医院,但它可能在你毫无察觉的日子里,一点点侵蚀你的健康底线。

想要健康,靠的不是“补”得多,而是“补”得对,甚至很多时候,是“不补”。

参考文献:

[1] Lippman SM, Klein EA, Goodman PJ, et al. 硒和维生素E对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风险的影响:硒和维生素E癌症预防试验(SELECT)。美国医学会杂志,2009,301(1):39–51。

【2】 Zhou W, Heist RS, Liu G, 等. 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与肺癌风险:吸烟者中的大规模研究.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32(4):411–417。

【3】 Virtamo J, Pietinen P, Huttunen JK, 等。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补充剂对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一项干预后随访研究。美国医学会杂志,2003,290(4):476–485。

来源:李医师科普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