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经济和政策驱动低估型牛市形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9 10:22 1

摘要: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获利后能够顺利卖出股票,变现为现金并用于消费。而要做到“大众卖出、价格不跌”,就要求引领牛市上涨的板块本身具有较强的价值支撑。具体而言,需具备以下两类特性之一:

能带来消费的牛市需要满足以下两个特定条件。

第一,牛市上涨后的利润需要能够兑现为消费能力

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获利后能够顺利卖出股票,变现为现金并用于消费。而要做到“大众卖出、价格不跌”,就要求引领牛市上涨的板块本身具有较强的价值支撑。具体而言,需具备以下两类特性之一:

l一是具备低估值属性,其上涨本质是对前期估值偏低的修复。这类板块在上涨后,即便出现一定的抛售,也不容易大幅回落;

l二是具备普遍高速增长的基本面支撑,股价上涨是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直接反映,这种增长驱动涨上去也跌不下来。

第二,牛市要具备普惠性,让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能够参与并从中获利

真正能带动消费、影响经济结构的牛市,应呈现出缓慢、稳定、温和波动的上升结构。也就是说,应是一轮“长牛、慢牛、微波动牛”。

这种走势能让大众有充足时间介入,并在不同时间点都能获得合理收益。如同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所经历的牛市,长期缓升、回调有限,形成普遍性获利预期。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上涨也是类似的典型——长期缓升、波动有限,参与者在任一阶段介入基本都能获益。

这样的局面才能够承担起以股市拉动实体经济的战略目的。

在当前经济转型调整过程中,现实经济层面尚未出现明显具备可持续成长的公司或行业。

下表为沪深300成分股过去几年的净利润合计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沪深300的整体增速已由正转负,反映出整体盈利能力的下滑。

2023年三季度净利润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A股净利润增速5406家A股合计47,800亿元47,558亿元-0.51%数据来源:WIND 制作:凌通盛泰

即使是近期市场表现最强劲的几只科技股,股价在过去几个月中实现了翻倍上涨,但其实际业绩并未出现增长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中缺乏普遍性、持续性的成长性板块,这一轮牛市并非由可持续成长驱动的“成长牛”。与此同时,受国内经济转型、房地产调整以及中美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国有企业板块长期处于严重低估状态,其低估幅度可谓前所未有;真正的科技股也因同样背景被严重低估。

这些中国核心资产的普遍低估,为本轮基于价值规律的“估值修复牛”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与体制紧密关联的部分中国资产,其估值之低已具备走出“低估牛”的客观条件。

这些被低估的核心资产,本质上属于全国人民的储备财富。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将这部分资产快速转化为现实财富,合理分配给全民,成为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实际上,早在924政策转折正式发力之前,相关部门就已开始推动核心资产的估值修复。在2023年市场持续下行的过程中,政策性资金聚焦于严重低估的大型金融蓝筹股,持续推动其估值回升。

下图所示工商银行与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过去两年的走势对比:

可以明显看到,在924政策出台之前,工商银行已多次刷新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在工商银行不断创出新高的过程中,市场化的公募基金及其他投资主体并未进行大规模买入。这轮上涨所需的巨量资金,主要来自非市场化力量的推动。

工商银行及其他六大国有银行,在市场资金未参与的情况下,已经率先走出了“长牛、慢牛、微波动”的牛市形态,实际上成为打造新牛市的“样板工程”,即“以低估引领能创造消费能力并拉动经济”牛市样板。这一过程早在两年前就已启动,而924政策的推出,本质上也是为这些低估值核心资产引入资金的重要步骤。

来源:小韭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