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结系列》:“保险式降息”:美元见底?美股还能嗨多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8:03 3

摘要:本文改编自三思门知识星球的《每周小结》系列。在星球里,这个栏目已经坚持更新了两年多,记录了一线交易员对宏观市场的实战观察和思考。这里的版本会更轻松、更通俗,方便更多朋友理解。如果你想要更硬核、更专业的内容,欢迎到知识星球里看完整版。

本文改编自三思门知识星球的《每周小结》系列。在星球里,这个栏目已经坚持更新了两年多,记录了一线交易员对宏观市场的实战观察和思考。这里的版本会更轻松、更通俗,方便更多朋友理解。如果你想要更硬核、更专业的内容,欢迎到知识星球里看完整版。

正文:

过去一周,市场焦点集中在两件事:美国零售数据和美联储议息会议(FOMC)。前者揭示美国人到底还花不花钱,后者决定鲍威尔的货币政策路线。结果是:零售数据大超预期,美联储选择“保险式降息”。这两大事件叠加,基本决定了接下来利率、美元、美股和黄金的走势。

美国人还在买,消费依旧坚挺

本周零售销售数据表现强劲,整体零售和核心零售全面超预期,尤其是零售控制组(retail sales control group)大幅高于市场预测。

这意味着什么?虽然劳动力市场在过去几个月出现了降温迹象,但并没有实质性冲击消费端。换句话说,美国人依然愿意买单,经济动能并未像此前一些悲观预期那样快速放缓。

回头看,去年正是零售数据超预期之后,市场彻底放弃了“美国即将衰退”的判断,美债和美元也从那时开始反转。类比去年的行情分析我在过去。今年的情况和去年如出一辙,衰退论再次被打脸。

鲍威尔的“保险降息”:预防,而非救火

FOMC会议整体在市场预期之内,但依然释放了不少重要信号。鲍威尔明确表示,这次降息更多是“预防性操作”,并不是因为经济陷入衰退。换句话说,美联储认为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稳健,只是进入了一个降温阶段,因此采取“保险式”宽松。

历史经验表明,类似的“保险降息”往往不会止于一次,而是2-3次的连续动作。市场目前已经消化了未来几次降息的预期,鲍威尔虽然嘴上不完全认可,但在记者会上也承认市场的定价“有一定合理性”。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在9月经济预测(SEP)中对失业率的预期没有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意味着他们并不认为劳动力市场会快速恶化。长期中性利率依旧维持在3%,也没有发生调整。综合这些信号,整体基调是:经济尚可,美联储谨慎宽松,对风险资产相对友好。

利率筑底,美元可能反弹

市场对零售数据的第一反应有些反常。在数据公布之后,一年期远期利率一度下行,好像在定价经济衰退。但仅仅过了一天,在FOMC落地后,利率迅速回升至3%附近,与美联储的中性利率重新对齐。

我在过去几周一直在强调,参考去年第四季度行情的重要性。随着后续更多数据公布,市场会逐渐发现美国经济并没有那么差,叠加美联储可能继续降息,中长期利率反而会被“钉”在一个稳定区间里。因此我认为,目前中长期利率基本已经见底。

美元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本周欧元兑美元一度出现假突破,在零售数据发布后快速上行近1%,但随后行情很快回落。这一波的推动力,更多来自市场结构:做市商在关键点位空了不少gamma仓位,量化基金和部分对冲基金顺势推波助澜。但基本面上,美元并没有失去支撑。

这让我更加确信,美元大概率已经见底。未来随着美联储进入连续降息阶段,市场对过度宽松的预期会逐步修正,反而推动美元阶段性反弹。

黄金的走势略显诡异。周三、周四走势与美元逻辑一致,但周五却意外大涨近1%,短线情绪主导的成分很大。从逻辑上说,美元企稳后黄金应当承压,因此我会继续观察,暂时不急于下结论。

美股继续嗨,成长股重回C位

8月初非农数据公布以来,美股的走势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的逻辑:经济还行,美联储降息,对股市就是利好。标普一路反弹,不断刷新新高。

高盛的历史统计也印证了这一点。在“经济尚可+美联储降息”的组合下,表现最好的往往是成长股和科技股。纳斯达克和科技板块的表现尤其突出。相对而言,小盘股的历史表现一般,防御型板块(如公用事业、医疗)则表现偏弱。

不过这一次小盘股可能例外。原因很简单:仓位太低。无论是资管机构还是对冲基金,在小盘股反弹之后都没有显著加仓,这意味着一旦资金回流,小盘股可能爆发。我的策略依旧明确:继续做多科技股,同时通过期权配置,博取小盘股的弹性。

英国央行:卖债还是亏钱的两难选择

英国央行这周没有降息,市场早就预料到了。但真正的焦点是:他们要不要继续抛售QE时期买入的长期国债。

这是一个经典的两难。若继续卖,市场上的长期国债供给增加,已经脆弱的长债市场会承受更大压力。现在英国30年国债利率已经飙升至5.56%,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若不卖,这批债券当初的利率只有2%-2.5%,而现在央行负债端的利率是4%。持有不动,每年意味着接近40亿英镑的亏损,需要财政部兜底。英国政府本就赤字严重,这笔亏损无疑是雪上加霜。

结果就是,卖也痛,不卖也痛。市场给出的答案非常直接:英镑下跌。结合美元见底的逻辑,我依然倾向于看空英镑兑美元。

总结

这一周最大的启示是,美国经济并没有像市场担心的那样快速走弱,美联储却选择了“保险式降息”。对风险资产来说,这是最友好的组合:经济尚可,流动性宽松。利率大概率已经筑底,美元有望反弹,美股继续受益,黄金短线波动较大,英镑则陷入两难。

问题是,这样的“保险降息”,究竟会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未来泡沫的伏笔?本周David Tepper就在CNBC的访谈里提到,过去每次美联储“保险式降息”降息之后都会在市场上吹出泡沫。这次也会一样吗?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