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警官,实在不好意思,孩子放学去照相馆,老板说下班传不了照片,我们只能来所里试试自助机……”去年10月的一个傍晚,辖区居民韦先生牵着侄子的手,匆匆来到者楼派出所,想要办理身份证。
在册亨县公安局者楼派出所,清晨的阳光刚漫进户籍室,民警蒋泽艳已经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键盘的敲击声与不时响起的群众咨询声交织,勾勒出她的工作日常。
2017年,蒋泽艳告别盘州家乡、穿上警服,从此带着“凡事往身上揽”的劲头,在户籍办理、内勤管理、案件协助、群众帮扶的岗位上,写下一段段温暖故事。
“警官,实在不好意思,孩子放学去照相馆,老板说下班传不了照片,我们只能来所里试试自助机……”去年10月的一个傍晚,辖区居民韦先生牵着侄子的手,匆匆来到者楼派出所,想要办理身份证。
当时已近晚上7点,窗外天色渐暗,蒋泽艳原本打算下班,却起身接过韦先生递来的材料,一边帮着调试自助拍照机,一边联系人像审核机构。当电话那头传来“已下班,无法审核”的回复时,她转头看向满脸失落的韦先生,轻声说:“您别着急,明天咱们提前约好,我盯着审核的事,一定帮孩子把身份证办下来。”
第二天傍晚6点,约定的时间到了,韦先生的侄子却因课程耽误迟迟未到。蒋泽艳没催,只是在户籍室里等着,时不时抬头看一眼门口。
直到近7点,韦先生带着孩子气喘吁吁跑来,她立刻笑着迎上去:“来了就好,快坐,咱们先拍照。”这一次,她提前和审核机构沟通妥当,拍照、上传、核对信息一气呵成。当把申领回执递给韦先生时,对方连声道谢:“您这等我们两次,还一点不抱怨,真是太感谢了!”
这样的“特殊待遇”,蒋泽艳给过不少群众。户籍业务本就琐碎,遇上赶早赶晚来办事的人,她总说:“大家上班上学不容易,我多等会儿没事,别让人家白跑一趟。”久而久之,加班成了她的常态。
除了户籍工作,蒋泽艳还主动扛起了内勤的担子。刚接手时,面对满桌的账本和物资清单,她愣了愣,暗下决心:“还得学习点专业知识!”所里民警不多,她不想给同事添麻烦,便自己买了会计教材,下班后抱着书啃,遇到不懂的就上网查、向人请教。
同为内勤民警的卢兰军记得,那段时间蒋泽艳总把账本带在身边,连吃饭时都在琢磨“采购的账怎么记更清楚”,后来还主动教她理账技巧。在她的帮助下,卢兰军不仅理清了工作,还顺利考取了初级会计师证,提起蒋泽艳,她总说:“没有她帮我,我哪能这么快上手!”
“她揽活从不含糊,干得还都漂亮!”所长罗文俊提起蒋泽艳,忍不住称赞。
一次辖区巡查时,蒋泽艳在街角发现一名流浪女子,该女子说话口齿不清、逻辑混乱,问不出姓名和家庭住址。蒋泽艳蹲在地上,轻声安抚道:“别怕,我们是警察,会帮你的。”
由于担心该女子在街头受冻挨饿,她又向领导申请为其办理临时户口、申请民政部门救助。得到许可后,她为该女子取名“册救美”,一点点帮着完善登记信息。之后的日子里,蒋泽艳没停下帮“册救美”寻亲的脚步,她把她的照片存进手机,执勤时遇到群众就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线索终于来了——者楼派出所接到通知,“册救美”的户口疑似与广西宾阳县李小慧(化名)的户口重复。蒋泽艳得知后立刻联系救助站,对着系统一遍遍比对人像,当屏幕上弹出“匹配成功”的提示时,她激动地拨通了当地警方的电话:“麻烦帮找一下李小慧的家人,我们找到她了!”
当李小慧的母亲卢某接到电话,得知女儿已被救助5年,衣食无忧且身体健康时,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我找了她这么久,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蒋泽艳特意带着手机赶到救助机构,安排母女俩视频见面。屏幕接通的瞬间,智力障碍的李小慧盯着画面里的卢某,愣了几秒,突然清晰地喊出“妈妈”,卢某当场哭出了声,站在一旁的蒋泽艳也悄悄红了眼眶。
除了服务群众,蒋泽艳还主动参与办案。所里有女性犯罪嫌疑人时,从搜身、陪同体检、送往女子看守所,她都会全程跟进。遇到需要讯问女性被害人、证人的情况,她更是耐心细致,常常加班到深夜。有时丈夫出差,她加班时只能把三个孩子独自锁在家中。有一次深夜11点,她忙完工作回到家,推开门就听到孩子的哭声,心里又酸又涩,却从未在工作上有过一丝懈怠。
回想起从警以来的忙碌,蒋泽艳说:“既然穿了这身警服,就应该多干点事,我心甘情愿。”
-END-
作者:肖靖然
编辑:包 芳
二审:张好勇
终审:李娅梅
来源:黔西南公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