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醚醚酮(PEEK)作为轻量化机器人的关键结构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其自润滑性差限制了在运动部件中的应用。纯PEEK在无油条件下摩擦系数较高(0.4–0.6),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以往通过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改善润滑性,但PTFE
聚醚醚酮(PEEK)作为轻量化机器人的关键结构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其自润滑性差限制了在运动部件中的应用。纯PEEK在无油条件下摩擦系数较高(0.4–0.6),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以往通过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改善润滑性,但PTFE会破坏PEEK基体连续性,导致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下降。受生物关节中软骨结构的启发,研究人员提出模拟软骨中滑液受控释放的机制,通过调控PTFE在摩擦过程中的转移行为,实现在低PTFE含量下兼具良好润滑与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杜乘风副教授、齐卫宏教授、余泓副教授合作通过热压烧结成功制备了PEEK基复合材料,其中PTFE作为润滑相,Ti₃C₂Tₓ MXene作为转移膜调控介质。通过正交实验优化PTFE与MXene配比,发现在PTFE含量为10 wt.%时,添加MXene可使工程应变提高一倍,压缩强度提升11%,同时摩擦系数降至0.060±0.001,较无MXene复合材料降低26.83%,磨损率维持在10⁻⁶ mm³ N⁻¹ m⁻¹的低水平。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MXene与PTFE之间的强界面结合实现了PTFE的受控释放,从而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润滑与耐磨性能。相关论文以“MXene-Controlled PTFE Release for Ultra-Low Friction PEEK Composites”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 杜乘风副教授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示意图1类比软骨结构与复合材料设计机制:软骨在压力下控制滑液释放形成润滑膜(图a),而PEEK复合材料中MXene与PTFE颗粒共同嵌入基体,MXene调控PTFE在摩擦过程中的转移行为,形成连续润滑膜(图b)。图1系统展示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随着PTFE含量增加,摩擦系数逐渐降低,但超过10 wt.%后效果减弱;MXene的引入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尤其在低PTFE含量下效果显著。磨损率随PTFE含量先降后升,而MXene含量增加则使磨损率先升后降。正交分析表明,PTFE对摩擦系数和显微硬度影响更大,而MXene则与摩擦系数负相关、与硬度正相关。90(Ti₃C₂Tₓ)-10复合材料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方面均优于现有报道的PEEK/PTFE体系。
示意图1 (a)软骨结构及其应力响应滑液释放的自润滑机制示意图;(b)T₃C₂Tₓ MXene@PTFE颗粒嵌入PEEK复合材料及通过PTFE受控转移实现自润滑的机制示意图。
图1 (a)PEEK(Ti₃C₂Tₓ)-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b)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和(c)磨损率;(d)3D点图与热图展示PTFE和Ti₃C₂Tₓ含量对平均COF、WR和显微硬度的影响;(e)已报道PTFE、PEEK及PEEK-PTFE复合材料的COF与WR总结。
图2通过SEM和EDS分析了磨损表面及其元素分布。低PTFE含量时磨损表面呈现波浪形塑性变形;PTFE为10 wt.%时表面光滑,形成连续润滑膜;而高PTFE含量下出现PTFE聚集导致局部点蚀,磨损率升高。MXene的加入使ZrO₂球磨斑上元素分布更均匀,有效抑制PTFE过度转移。FIB-TEM进一步在ZrO₂球表面观察到约4 nm厚的非晶转移膜,含有Ti和F元素,证实PTFE与MXene共同转移形成润滑层。
图2 (a–e)与各系列中最低摩擦系数复合材料对应的ZrO₂球上磨斑的SEM图像;(f)ZrO₂球磨斑内外区域及磨斑内部原子组成对比(左),Ti与F元素原子百分比放大图(右);(g,h)ZrO₂球对阵90(5)-10复合材料后表面转移膜的TEM图像;(i)转移膜区域高分辨TEM显示非晶特征;(j)EDS映射显示薄膜中Ti和F的分布,Au为FIB加工保护层。
机械性能方面,图3的压缩测试显示,MXene的加入提高了PEEK复合材料的刚度,但降低了塑性变形能力。在90(Ti₃C₂Tₓ)-10体系中,0.5 wt.% MXene使应变超过30%,压缩强度提升11%。但随着MXene含量增加,复合材料逐渐脆化。图4的断裂表面SEM显示,纯PEEK为韧性断裂,加入MXene后断裂面变粗糙,出现微裂纹和界面脱粘;而在PTFE复合体系中,MXene主要分布于PTFE区域,界面断裂特征明显。
图3 (a)PEEK(Ti₃C₂Tₓ)复合材料与(b)90(Ti₃C₂Tₓ)-10复合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c)平均压缩强度与(d)偏移压缩屈服强度(OCYS)随Ti₃C₂Tₓ含量的变化。
图4 (a–e)PEEK及PEEK(Ti₃C₂Tₓ)样品的断裂表面(插图:断裂样品实物图);(f–j)90-10与90(Ti₃C₂Tₓ)-10复合材料的断裂表面(插图:断裂样品实物图),EDS映射叠加显示Ti(黄色)与F(粉色)元素分布。
为揭示MXene的调控机制,图5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引入Ti₃C₂O₂层后,PTFE链的滑动仅限于表层,与MXene强结合,滑移主要发生在ZrO₂/MXene界面;而无MXene时,整个PTFE层发生剪切,导致大量转移和界面破坏。这解释了MXene如何促进形成稳定的薄层PTFE润滑膜,从而实现低摩擦与高耐磨。
图5 (a)含与不含Ti₃C₂O₂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单元结构;(b)滑动过程最终状态模型快照;(c)滑动最后500 fs内PTFE链平均速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优化MXene与PTFE的配比,成功开发出具有超低摩擦与优异力学性能的PEEK复合材料。90(Ti₃C₂Tₓ)-10复合材料在压缩强度、塑性变形和耐磨性方面表现突出,摩擦系数低至0.060。MXene通过强界面作用控制PTFE转移,模拟了生物润滑中的受控释放机制。该策略为高性能自润滑结构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推动轻量化机器人运动部件的技术发展。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来源:科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