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女性健康领域,HPV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它与多种妇科疾病相关,尤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了解HPV感染的相关知识,是女性守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
本文作者:张乙婷、邵梦秋(中华中医药学会姜丽娟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在女性健康领域,HPV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它与多种妇科疾病相关,尤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了解HPV感染的相关知识,是女性守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
一、认识HPV病毒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一个拥有超过200种亚型的病毒大家族。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通常会引起良性病变,例如常见的生殖器疣,表现为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出现菜花样、鸡冠样的赘生物。而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则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HPV感染都是暂时的,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清除病毒。
从中医角度来看,HPV感染可归为“湿毒”“疣毒”范畴,其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导致正气亏虚时,外界湿毒之邪易侵袭人体,滞留于胞宫、外阴等部位,日久则可能引发病变;若正气充足,气血运行通畅,能有效抵御邪毒。
二、传播途径
HP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与感染HPV的伴侣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很容易感染该病毒。母婴传播则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体内的HPV可能会传染给新生儿。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浴巾、马桶座圈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导致HPV传播。
中医对疾病传播的认知中,有“外感六淫”“接触传染”的说法,HPV的传播方式可对应中医“邪毒通过接触、房室等途径侵入人体”的理论。中医强调“避其毒气”,即通过避免与邪毒接触来预防感染。
三、感染后的症状
许多HPV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病毒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当出现症状时,除了前面提到的生殖器疣外,还可能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在性生活后、绝经后;白带异常,表现为白带增多、颜色和气味改变等。但这些症状并非HPV感染所特有,其他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中医将HPV感染可能出现的症状归为不同证型:
若出现生殖器疣,伴局部潮湿、瘙痒,白带增多且色黄、有异味,多属“湿热下注”证,是湿毒之邪下注于下焦所致;
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血色淡红、质地稀薄,伴乏力、气短、面色苍白,多属“气血亏虚”证,因正气不足,不能统摄血液,导致血溢脉外;
若白带量多、质地清稀,伴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多属“肝肾亏虚”证,因肝肾不足,不能固摄津液,导致带下异常。
四、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除了引发生殖器疣,HPV感染对女性最大的威胁就是导致宫颈癌。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到宫颈癌,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期间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干预,就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此外,HPV感染还与阴道癌、外阴癌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中医认为,HPV感染若长期未清除,湿毒之邪会不断耗伤人体正气,导致“正虚邪恋”,邪毒进一步侵袭胞宫、阴道、外阴等部位,日久则可能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五、预防措施
1.接种HPV疫苗:这是预防HP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它们分别可以预防不同类型的HPV病毒。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女性尽早接种,以获得最佳的预防效果。
2.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等,也有助于减少感染几率。
3.定期筛查: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定期进行HPV和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筛查对于早期发现HPV感染及宫颈病变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1岁开始进行筛查。
从中医预防理念来看,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通过“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提高抗邪能力:
调畅情志: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脾功能,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正气受损。日常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可维持脏腑功能稳定,助力抵御邪毒;
饮食调理:可适当食用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山药、莲子、枸杞、茯苓等,帮助改善脾胃功能、补充肝肾之精,增强机体正气。
指导老师:姜丽娟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中医妇科张良英教授继承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张氏助孕安胎学术流派工作室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全科医学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妇科分会副会长,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完成课题共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云南省科技厅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云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云南省基金项目及以上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1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文表章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40余部。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