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菜菜,今天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人间清醒"反而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新型酷刑。最近腾讯新闻《95后生存实录》调查显示,73%的年轻人陷入"认知焦虑",这种症状在去年微博超话#清醒的溺水者#里被讨论过亿次。
大家好,我是菜菜,今天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人间清醒"反而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新型酷刑。最近腾讯新闻《95后生存实录》调查显示,73%的年轻人陷入"认知焦虑",这种症状在去年微博超话#清醒的溺水者#里被讨论过亿次。
某大厂26岁产品经理小林的经历特别典型。她去年在知乎写下《拿着50万年薪却想逃》的爆款文章,精准拆解互联网行业底层逻辑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困在"看透全局却无力破局"的困境里。就像玩《原神》时提前解锁了世界地图,但角色等级根本打不过终极BOSS。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认知过载陷阱"。当B站知识区用五分钟拆解《资本论》的传播方式,让00后们二十岁就看清社会运行规则,但现实里可能连租房押金都拿不回来。这种撕裂感就像拿着显微镜看世界,每道纹路都清晰可见,但显微镜本身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
不过最近抖音有个现象挺有意思。那些教人"装傻"的博主突然火了,#重启人生从当笨蛋开始#的话题播放量破7亿。有个985毕业生直播自己送外卖,在镜头前说:"以前总想着改变配送系统,现在学会跟着导航走直线。"这让我想起《三体》里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
其实各大厂HR早就发现规律:那些能笑着加班到深夜的,往往是没想明白"工作的意义"的年轻人。就像玩《动物森友会》,天天钓鱼捉虫的玩家最快乐,非要研究游戏经济系统的,最后都卸载了。这不是说清醒不好,但得学会像调手机屏幕亮度那样调节认知度。
菜菜在豆瓣看过最治愈的评论是:"把人生当成自助餐,吃不回本又不犯法。"最近流行的"生活体验派"不就是这个道理?就像玩《塞尔达传说》,重点不在通关,而在爬山时突然看见的彩虹。那些喊着"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年轻人,反而在闲鱼倒卖旧物时悟出了真谛。
最后送大家一句在朋友圈刷屏的话:真正的聪明人都在练习"选择性失明"。就像手机开启省电模式,关掉几个后台程序,反而能续航更久。毕竟人生这场游戏,活得久才能解锁更多隐藏关卡,你说对吧?
来源:香蕉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