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正站在省发改委气派的大楼前,整了整崭新的藏青色西装领带。七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脸上,他却感觉不到热,只有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手心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周正站在省发改委气派的大楼前,整了整崭新的藏青色西装领带。七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脸上,他却感觉不到热,只有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手心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深吸一口气,摸了摸公文包里那份已经看了无数次的录用通知书。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毕业,经过层层选拔,他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考入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父亲周志远——那个在县水利局干了一辈子的老科员——得知消息时激动得一夜没睡,天不亮就跑到祖坟上烧了香。
"小周是吧?跟我来。"人事处的王科长扫了一眼他的报到材料,面无表情地领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周正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注意到走廊两侧办公室的门大都紧闭,偶尔开着的,里面的人也都在埋头看文件或对着电脑屏幕,整个楼层安静得只能听见空调运转的嗡嗡声。
"这就是你们处。"王科长在一扇标着"资环处综合科"的门前停下,敲了敲门便直接推开。办公室里四张桌子,只有靠窗的位置坐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手机上划拉着什么。
"赵主任,新人来了。"
被称作赵主任的男子抬头瞥了一眼,慢悠悠地放下手机:"哦,周正是吧?坐那儿吧。"他指了指角落里堆满文件的桌子,"小刘休产假了,你先接她的活儿。"
周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王科长已经转身走了。他只好走到那张桌子前,看着半人高的文件堆,有些不知所措。
"那个...赵主任,我是环境工程专业的,请问我们处里目前有什么相关项目我可以参与吗?"
赵主任——后来周正才知道他只是副主任科员——嗤笑一声:"项目?先学会怎么收发文件再说吧。喏,这些都需要录入系统,今天下班前搞定。"
周正坐在电脑前,感觉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他翻开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是某市钢铁厂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的批复意见,正好是他的专业领域。他仔细阅读后,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明显缺陷,便鼓起勇气走到赵主任桌前。
"赵主任,这份文件里提到的脱硫工艺有问题,如果改用半干法可能会更..."
"你懂什么?"赵主任不耐烦地打断他,"这是专家论证过的方案。做好你分内的事,别瞎操心。"
中午吃饭时,周正在食堂角落遇到了同期考进来的林妍。她分在投资处,看起来状态也好不到哪去。
"习惯就好。"林妍苦笑着戳了戳餐盘里的茄子,"我导师说机关里前三年就是学怎么做'孙子'的。"
回到办公室,周正默默地把文件一页页录入系统。透过窗户,他能看到远处的清水河在阳光下泛着浑浊的光——那是他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一条流经全省的污染严重的河流。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周正每天的工作除了收发文件就是整理档案,偶尔参与会议也只能做记录。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直到那天下午。
"周正!"资环处副处长马国明突然推开综合科的门,"老李住院了,清水河综合治理项目的材料是不是在你这里?"
周正一个激灵站起来:"是的马处,我上周刚整理过。"
"明天省里要开项目推进会,你跟我去。"马国明四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眼睛小而锐利,"今晚加班把汇报材料准备好。"
周正熬了个通宵,不仅整理了原有材料,还加入了自己对污染治理方案的专业意见。第二天会上,当分管副省长问到技术细节时,马国明答不上来,是周正接过了话头。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清水河的主要污染源是上游这三家造纸厂,建议采用..."周正条理清晰地讲解着,注意到副省长频频点头。
会后,马国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周不错嘛,专业扎实。这样吧,这个项目你先跟着,有什么问题直接向我汇报。"
就这样,周正终于接触到了实际工作。他跑遍清水河沿岸采集水样,熬夜研读国内外治污案例,甚至自费请母校的教授帮忙论证方案。三个月后,项目进入招标阶段。
"周科长,晚上有空吗?我有个朋友想认识你。"一天下午,马国明突然打来电话,语气随意却不容拒绝,"六点,悦华酒店牡丹厅。"
周正挂掉电话,心里隐隐不安。他听说过"项目一动,各方齐动"的说法,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悦华酒店是省城最高档的饭店之一,周正穿着唯一的西装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堂里,感觉自己格格不入。服务员领他进入包间时,里面已经坐了四个人——马国明、两个陌生中年男子,还有...
"张鑫?"周正惊讶地看着那个穿着阿玛尼西装的年轻人。
"老同学!"张鑫站起来热情地拥抱他,"听说你负责清水河项目,我赶紧让马处牵线。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环科集团的刘总,这位是..."
酒过三巡,周正终于明白了这场饭局的目的。张鑫毕业后进了省内最大的环保工程公司,而环科集团正是想拿下清水河项目的企业之一。
"周科长年轻有为啊。"刘总递过一支中华烟,周正摆手拒绝,"我们环科在污水处理领域是省内龙头,资质技术都没问题。这是公司简介,您过目。"
周正翻开精美的画册,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银行卡。他像被烫到一样合上册子:"刘总,这..."
"一点心意。"刘总压低声音,"密码是项目启动日期。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周正看向马国明,后者正专心致志地啃着一只帝王蟹腿,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张鑫则凑过来搂住他的肩膀:"老同学,规矩我懂。你放心,绝对不让你难做。标书我们按正规流程走,这只是...朋友间的交情。"
那晚周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他坐在床边,盯着那张金色的银行卡看了整整一夜。父亲的话在耳边回响:"阿正,官场复杂,但记住一点——宁折不弯。你爷爷当年饿死也不拿集体一粒粮,咱们周家人要有骨气。"
第二天一早,周正就把卡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张鑫。"老同学,情我领了,但这个真不能收。项目公开招标,凭实力说话。"
张鑫的笑容僵在脸上:"周正,你这就没意思了。马处那边..."
"我会和马处解释的。"周正转身就走,心跳如鼓。
果然,下午马国明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小周啊,年轻人有原则是好事。"马国明慢条斯理地泡着茶,"不过呢,做事要懂得变通。环科实力强,又是本地企业,省里领导也很关注..."
"马处,我研究过环科之前的项目,他们有三起未解决的污染投诉。"周正鼓起勇气说,"反而是外省的绿源环保,技术更先进,报价也更合理。"
马国明的脸色沉了下来:"周正,你是项目负责人,但别忘了谁是你领导。这样吧,招标文件你再斟酌斟酌,下周一给我看。"
周末两天,周正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机响了无数次,有张鑫的,有其他陌生号码的,他一概没接。周日晚,一个自称环科集团王总的人直接找到他宿舍,留下一个鼓鼓的文件袋就走。周正打开一看,是十捆百元大钞和一份标书。
周一早晨,周正顶着黑眼圈走进马国明办公室,把那个原封未动的文件袋放在桌上:"马处,我想清楚了。招标文件我已经按规范修改好,电子版发您邮箱了。这个...请您处理吧。"
马国明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钟,突然笑了:"好,很好。周正,你很有种。"他拉开抽屉把文件袋扔进去,"不过你要想清楚后果。项目黄了,对你没好处。"
招标会如期举行。周正作为技术评审组长,坚持按照评分标准严格执行。最终绿源环保以微弱优势胜出。宣布结果时,环科集团的刘总摔门而去,而马国明全程面无表情。
之后的日子变得异常难熬。周正被调离项目组,重新回到收发文件的工作。处里没人敢和他多说话,连林妍都悄悄提醒他"别太较真"。更糟的是,有人匿名举报他收受贿赂,虽然纪委调查后还他清白,但流言已经传开。
就在周正考虑辞职时,转机突然出现。省委巡视组进驻发改委,重点检查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巡视组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详细询问了清水河项目的招标过程,周正据实以告。
一个月后,马国明被调离资环处,而周正被破格提拔为综合科科长。任命文件下来的那天,他在办公室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清水河需要你这样的守护者。"
下班后,周正独自来到清水河边。夕阳下,工人们正在安装新型污水处理设备。河水依然浑浊,但已经能看到改变的希望。他掏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消息:"爸,您说得对,宁折不弯。"
远处,第一盏路灯亮了起来。
来源:秋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