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路是外地人逛的,淮海路是有钱人逛的,四川路是阿拉老百姓逛的。”老上海人应该都记得这句顺口溜。作为上海开埠以来最早建成的商业街之一,四川北路曾与南京路、淮海路并称上海三大商业街,被誉为“平民商业街”。
“走走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这句曾经响彻上海的广告语,如今听起来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回响。
“南京路是外地人逛的,淮海路是有钱人逛的,四川路是阿拉老百姓逛的。”老上海人应该都记得这句顺口溜。作为上海开埠以来最早建成的商业街之一,四川北路曾与南京路、淮海路并称上海三大商业街,被誉为“平民商业街”。
上世纪90年代,四川北路可谓如日中天。据当时数据显示,四川北路区属商业网点达401家,年营业额30亿元,占全市商业的19%,几乎占据了上海商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然而时至今日,四川北路已不复往日繁华。许多上海人都不禁要问:那个曾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四川北路,怎么就变得如此冷清?
四川北路位于上海虹口区,南起苏州河,北至鲁迅公园,全长3.7公里。这里曾是上海最具活力的商业中心之一。
在《上海风土杂记》中,早有对四川北路的描述:“北四川路跳舞场,中下等影戏院、粤菜馆、粤茶楼、粤妓院、日本菜馆、浴室、妓院、欧人妓院、美容院、按摩院甚多,星罗棋布,全上海除南京路、福州路以外,以北四川路为最繁盛,日夕车辆、行人拥挤。”
19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对四川北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将其定位为“面向工薪阶层的商业大街”。这里以高品位、中低价的商品和现代电子技术的服务为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和国内外游客。
四川北路上曾有许多让老上海人如数家珍的百货商店:第七百货、福海商厦、春天百货、东宝百货、福德商厦、巴黎春天。其中占据C位的第七百货,在没有“网红”这个词的年代,其人气足以秒杀现在的任何一家网红商场。
如今走在四川北路上,“没啥人气”是最直观的感受。除了最北端的凯德虹口商业中心(原名凯德龙之梦虹口)因为靠近虹口足球场和鲁迅公园还比较热闹外,整条四川北路冷清落寞。
四川北路南部的老牌百货商店——上海春天百货,已经因为业态老化和客流大幅下滑而停业多年。现在南部主要剩下中信广场和星荟中心两个商业项目,但它们体量都不大,定位为办公楼配套。
中部地区虽然汇聚了各种小吃餐饮、平价服饰店铺和金银首饰品牌,试图延续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风貌,但人气已大不如前。老字号招牌如上海卧室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时装商厦、西湖饭店等虽然仍在,但只能让人依稀回忆起曾经的辉煌。
北部地区虽然有鲁迅公园和虹口足球场带动人气,但除了凯德虹口商业中心外,整体沿街商业仍然显得“老旧”。1995年开业的天兴百货已经“老态”尽显,位置最好的1楼沿街商铺品牌吸引力有限,2-4楼则入驻了一些教培机构和休闲按摩商户。
人口结构变化与旧改影响
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60岁及以上老年户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4.07%。走在虹口大街上,约一半人都是老人。老年人消费欲望低,影响了商业生存。
同时,为改善市容而进行的旧改推动,导致大量居民动迁搬走,相应关闭了很多老店,让四川北路伤了元气。当那些小店消失后,虽然建了新的商业综合体,但运营并不理想。
新兴商圈的崛起
随着城市发展,上海涌现出许多新兴商圈。五角场、徐家汇、大宁等分流了四川北路的客源。
这些新兴商圈规划更现代,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消费,直接加速了四川北路的落寞。
文化名片未充分挖掘
四川北路周边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鲁迅公园、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中共四大会址等。这里是进步文人的聚居地,出版商社众多。
然而这些文化名片都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宣传。例如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太小,展馆少,游客走几步就逛完了,缺乏深度体验。
交通规划与地段认知
四川北路南北向没有地铁连接,4、10、12号线都是东西走向,不利于疏导顾客。老上海火车站的搬迁也对四川北路造成了影响,原先旅客出站后去四川北路很方便,现在则被其他商圈分流。
历史上形成的“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地段认知,也让四川北路天生被认为不如南京路高端。
商业形态变迁
在一站式购物中心盛行的今天,四川北路的条状商业街模式显得过时。而且,四川北路大多数商户或企业的产权并不在政府手中,政府要想整体改造也缺乏有效手段。
网购冲击对走平民化路线的中低端产品影响最大,而这正是四川北路的定位。
四川北路并没有坐以待毙。近几年来,这里出现了一些城市更新项目,试图为老商圈注入新活力。
2023年5月20日,地处四川北路、山阴路、溧阳路交汇处的宝华商业广场正式开业,为北部区域注入了新活力。
今潮8弄是商圈内少有的开放式街区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由8条里弄、60栋石库门和8栋独立建筑构成。项目引入了不少主打文化属性的品牌,如京剧演员王珮瑜开设的瑜音社等。
虹口区目前正在以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四川北路再次更新,试图以“文化+”推动人气聚集、引领提升商业发展。
在《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中,四川北路仍被定位为市级商业中心。规划方面将加快更新商业业态,调整商业业态结构,增加体验类消费比例。
走进今天的今潮8弄,沿街的石库门房子修旧如旧,却又不失新意。偶尔有遛狗的居民与拍照的游客在巷口擦肩而过。
但更多地方,像天兴百货这样的老商场,位置最好的1楼沿街商铺是POLO SPORT、卡帝乐鳄鱼这样的品牌,2-4楼则被教培机构和休闲按摩商户占据。这样的业态,对上海消费者吸引力实在有限。
城市规划专家说得对:“真正的城市更新,不是建造更高的楼,而是让不同时空的记忆能在同一经纬度上自由呼吸。”
来源:上海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