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破题 大纵深发力 莒南:“清廉单元”建设清风扑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08:57 1

摘要:暮春时节,驶出京沪高速蒙阴县孟良崮出口,沿孟蒙线进入桃墟镇,青山叠翠间,“桃墟里”民宿品牌标识随处可见:云蒙景区脚下“沂蒙云舍”隐入山间云雾,百花峪“沂蒙书舍”的书香与艺术气息浸润山间,百年板栗树上悬空木屋“树上村庄”野趣盎然……作为山东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

暮春时节,驶出京沪高速蒙阴县孟良崮出口,沿孟蒙线进入桃墟镇,青山叠翠间,“桃墟里”民宿品牌标识随处可见:云蒙景区脚下“沂蒙云舍”隐入山间云雾,百花峪“沂蒙书舍”的书香与艺术气息浸润山间,百年板栗树上悬空木屋“树上村庄”野趣盎然……作为山东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桃墟里”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创新为翼,成为蒙阴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目前,该品牌已整合民宿135家,年接待游客超11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2亿元,3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一核五片:“桃墟里”串珠成链

“桃墟里”并非单一民宿,而是以蒙山生态文化为核心,串联金水前城、树上村庄、百花峪、百泉峪、花果庄五大片区的民宿集群。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人文禀赋,桃墟镇深度融合民宿与地域文化,将分散的民宿“珍珠”串成“项链”——

树上村庄片区利用百年板栗林打造悬空树屋民宿,游客可体验“树上吃住游”,蒙山烤全羊等特色美食同步走红;百花峪片区主打“民宿+艺术”,沂蒙书舍以“布袋书屋”、艺术家主题客房吸引文艺客群,年接待写生团队超200批次;金水前城片区将非遗文化馆、香椿文化馆嵌入民宿集群,游客可体验煎饼花制作、蒙阴手绣等非遗技艺;百泉峪片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统一运营,打造温泉民宿、山泉茶舍;花果庄片区以“民宿+果园”为特色,开展蜜桃采摘、果酱制作体验,成为亲子家庭热门打卡地。

“我们通过统一规划、品牌运营,让‘桃墟里’既有统一标识,又保留片区特色。”桃墟镇二级主任科员杨晓菲介绍,2022年9月,“桃墟里”旅游民宿集聚区入选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民宿平均入住率达85%。

生态赋能:“桃墟里”绿意生金

为擦亮“桃墟里”品牌,桃墟镇坚持民宿建设与生态保护并行,实施全域护绿、低碳开发,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坚持“微改造、精提升”,金水河流域实施湿地修复,打造亲水景观带;树上村庄利用原有林木搭建悬空木屋,实现“零砍伐”开发;沂蒙云舍以白色建筑融入山景,获评“中国低碳民宿示范点”;全域推广农药化肥“双减”,三年新增绿化造林8000亩。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桃墟里”民宿旺季一房难求。“我们卖的不是房间,是蒙山的清风和星空。”沂蒙云舍主人罗庆雷说,生态已成为当地民宿最亮眼的标签,生态溢价让民宿均价较周边区域高出30%,旺季需提前半月预订。

政策护航:“桃墟里”抱团发展

面对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桃墟镇创新机制,着力破解难题。通过宅基地“三权分置”、点状供地等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全省首创“GEP贷”,百泉峪村凭借生态资源核算获4300万元授信,树上村庄以7棵百年板栗树质押贷款300万元;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获评国家甲级民宿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

“政策支持,让我们投资更有底气!”树上村庄民宿主人吴西来感慨道。

此外,桃墟镇还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各村将民宿纳入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通过联合发展、整体营销,放大抱团发展优势。百泉峪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统一管理、品牌营销,村集体年增收近10万元。

“政策支持,让‘桃墟里’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说。

从“深闺无人识”到“网红打卡地”,“桃墟里”的崛起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民宿成为文化传播的窗口、生态价值的载体、共同富裕的引擎,桃墟镇正以“桃墟里”为笔,书写着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锐 丁立国 通讯员 张圣虎 李朋

来源:无线临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