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愚教授:中晚期肝癌放疗联合免疫围术期治疗的“东方探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5:44 1

摘要: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承办的“放疗联合免疫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若愚教授带来了题为《东方肝胆医院肝胆外科临

编者按: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承办的“放疗联合免疫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若愚教授带来了题为《东方肝胆医院肝胆外科临床课题介绍》的报告,并在接受《国际肝病》的采访中进一步分享其课题组针对中晚期肝癌使用局部联合免疫围术期治疗的临床研究,以及其对肝癌微创外科、加速康复等热点问题的看法。

《国际肝病》

您此次的报告聚焦东方肝胆医院肝胆外科的临床课题,能否具体介绍下这些课题主要针对当前肝胆外科临床诊疗中的哪些核心痛点?相比以往的诊疗方案或研究方向,这些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哪些突出的创新性?

王若愚教授:这次我们报告的临床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肝癌伴有血管癌栓,即处于BCLC C期或IIIa期的肝细胞癌患者,此类患者属于局部晚期肝癌人群,若直接手术,术后复发率较高,整体预后较差。因此,我们肝胆外科在临床上开展了很多工作,希望在术前进行新辅助或转化治疗,达到肿瘤降期降级后再进行手术,从而使患者术后获得较好的无瘤生存和长期生存效果。

我们设计的临床研究采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以这种较为简单的局部联合免疫的治疗方式,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以及术后免疫治疗辅助治疗的全程管理。其创新性在于,这是中晚期肝癌领域首次将放疗与免疫治疗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为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国际肝病》

在肝胆外科精准化诊疗的趋势下,您认为如何平衡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个体化治疗需求?

王若愚教授:这也是我们肝胆外科医生特别关注的方向。目前,外科医生在很多会议上常讨论两个话题,一是微创技术,二是免疫等系统治疗及用药选择。其实,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都是为了以患者为中心,旨在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微创治疗自然也是出于为患者考虑,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举一个极端例子,当肿瘤破裂出血时,若还坚持进行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就不合适了。由此可见,任何技术都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和适用人群。对于适合的人群,腹腔镜和微创手术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过,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这项技术,不能认为微创能解决所有问题。

《国际肝病》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正显著改变肝胆手术患者的预后体验,从术前营养评估到术后快速康复,您团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过哪些挑战?

王若愚教授: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和第二个问题结合起来看,二者均涉及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如今,患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开刀手术或者单纯使用药物,而是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运用。

就以我们刚才讨论的接受转化治疗或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来说,在手术前,我们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多种综合治疗,之后又进行手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希望采用微创手段为病人实施手术,这样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可能还需要其他辅助治疗,无论是营养、体力、恢复速度等情况,对术后治疗都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我认为术前就要尽早规划,从手术前开始就对患者进行整体规划,而不是等到术后才设计快速康复方案。

王若愚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肝外一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奖“银蛇奖”二等奖

国际肝胆胰协会 “青年学者奖”

《肝胆胰外科杂志》《临床军医杂志》编委

海军军医大学深蓝人才工程“领航人才”、“远航人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孟超人才计划“青年英才”

海军军医大学“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和平方舟手术组组长

聚焦肝胆肿瘤外科个体化精准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及逆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申康中心“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第一/通讯作者在主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Gastroenterology等发表论文多篇,lancet oncology等杂志审稿人。

来源:健康饮食运动速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