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深圳想成为国际“顶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02:49 1

摘要:从香港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口,高耸入云的写字楼跃动着经济的活力;沿着伦敦泰晤士河漫步,两岸星星点点的灯光闪耀着这座城市从历史走来的光辉……这些传统的国际大都市往往有着广为人知的地标性建筑,他们见证了其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国际大都市?

从香港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口,高耸入云的写字楼跃动着经济的活力;沿着伦敦泰晤士河漫步,两岸星星点点的灯光闪耀着这座城市从历史走来的光辉……这些传统的国际大都市往往有着广为人知的地标性建筑,他们见证了其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而当外国友人在深圳观看上千架无人机飞上天空交织变幻、体验人形机器人灵活与人共舞时,科技让“国际大都市”5个字有了更加现代化和具象化的表达。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探索着国际大都市的新范本。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近日,深圳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深圳要在2027年初步建成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的衡量指标是什么?深圳又将如何建设国际大都市?

最近热播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女主用一句“明年一起去张家界看落叶”深情表白。张家界的山,已经成为很多韩国人梦寐以求的旅游地。

所谓国际大都市,一个重要的字眼是“国际”。而无论是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还是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游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波又一波热潮,都印证了,一个城市要想“名扬海外”,不仅仅靠经济,更要靠其自身独特的城市“魅力”。

事实上,不仅是深圳,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也在相关规划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

2024年3月,上海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那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什么?

学术界普遍认为,“国际大都市”的概念最早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在1915年出版的《发展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世界城市(The World Cities)指那些“集聚绝大部分全球性重要商务活动的大城市”。

1966年英国城市地理学家霍尔提出,世界城市是能够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影响的国际一流大都市。

从上世纪演变至今,“国际大都市”的定义和评价标准经过了多轮变化,从聚焦经济影响力,衍生为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撰文指出,新一代国际大都市的竞争力应该有全球经济竞争力纬度和城市可持续性竞争力两个衡量纬度。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他提出了国际大都市双元竞争力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为是同时具有强经济竞争力和强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引领型国际大都市”;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为具有较强全球经济竞争力但可持续性竞争力较弱的一般全球城市。

于上海和深圳而言,距离全球“顶流”城市都尚有一定差距,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方向上,二者表现出差异。上海提出以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重点依然聚焦在经济竞争力上。深圳则提出,深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将协同推进市场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园区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同步发力。

近几年,深圳从各个方面都已显现出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潜力。

2024年11月13日,2024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开幕,来自大湾区和东盟的企业、商会代表完成了15个项目的签约,签约金额近300亿元。

两天后举办的2024年的西丽湖论坛上,菲尔兹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说,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大学,他希望南方科技大学的杰曼诺夫数学中心能在10年里,建设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另一个角度上,深圳在海外的知名度提高,入境深圳的游客数量在不断攀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接待入境游客数增长56.9%、国际旅游收入增长93.2%,入境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均位居全国、全省第一。

4月18日,正值香港“复活节”假期,一大早,深圳罗湖口岸便挤满了通关的香港人。近两年来,无论是莲塘、罗湖口岸,还是福田CBD,深圳湾商圈,都多了香港消费者的身影;在华强北更是随处可见前来采购的外国客商。

更多元的面孔意味着这座城市正在更多地进入国际视野,这也是深圳越来越国际化的一个缩影。全球权威世界城市研究机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2024年发布的全球城市榜单中,深圳从2022年的第41名升至30名。

自2000年起,GaWC每2~4年不定期发布世界城市体系排名,被认为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其衡量因素包括人口、国际机场、国际金融机构、股票交易所、公司总部、国际文化机构、港口等指标。

这从侧面印证了,要建设现代化国家大都市,须从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发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深圳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中,从4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方向。

2024年,深圳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重返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这显示的是深圳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除了提高经济竞争力,深圳也着重提出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国际品牌形象,比如提升外籍人员在深便利度、增强城市旅游国际吸引力、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高赛事展会国际化水平等。

事实上,这些指标在深圳可以一一找到对应,由此也可见深圳正在将“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提速。

营造国际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上,深圳的医疗、教育国际化程度正在提高。比如,深圳市卫健委出台了相关支持外商独资医院试点的若干措施,据了解,新加坡绿叶医疗集团在前海取得了外商独资专科医院的营业执照,目前已经确定选址;为C罗等运动明星提供保健的葡萄牙光明医疗集团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在深圳注册。

塑造城市国际品牌形象方面,深圳的国际赛事正在变多,出现在外国“网红”镜头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2025年一季度,乒乓球亚洲杯、男篮亚洲杯预选赛、女子冰球世锦赛等国际性体育比赛在深圳陆续举办,中国男篮对阵日本男篮、乒乓球热门赛事一票难求。

清明节假期期间,拥有3700多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在深圳开启旅游直播,体验了比亚迪“水上漂”、华为三折叠屏手机拍照、和机器人共舞、eVTOL飞行等“黑科技”,还在人才公园观看了千架无人机灯光秀。甲亢哥6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近700万人次在线观看,深圳火到了国外。在其他海外博主的镜头中,深圳岗厦北地铁站、无人机外卖的身影频频出现,成为必打卡项目。

就在近日,深圳还提出将加快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和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来源:工院记忆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