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千年的历史,司马迁都写错了?赵高宦官身份被推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08:22 1

摘要:秦始皇出巡暴毙那年,赵高看到了机会。他抓着胡亥这棵救命稻草,押上全部身家。要说胡亥能上位,真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皇帝出巡前他撒娇要跟去,秦始皇心一软就答应了,结果这趟旅行直接把大秦帝国送上了绝路。

提到秦朝,总能想到宦官赵高祸乱朝纲。在影视剧中,赵高是太监身份,但历史上的赵高压根儿不是太监!

实际上他不仅没被阉过,还娶妻生子。这事儿得从《史记》的记载误会说起,更牵扯到两千年来人们对“宦官”这个词的误解。

秦始皇扫平六国时,赵高不过是个管车马的普通官吏。他写得一手漂亮小篆,对秦律倒背如流。当时他给皇子胡亥当老师,谁也没想到这会埋下秦朝覆灭的导火索。

秦始皇出巡暴毙那年,赵高看到了机会。他抓着胡亥这棵救命稻草,押上全部身家。要说胡亥能上位,真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皇帝出巡前他撒娇要跟去,秦始皇心一软就答应了,结果这趟旅行直接把大秦帝国送上了绝路。

沙丘政变那晚,赵高硬是拉着丞相李斯上贼船,嘴里说着“咱们都是为秦国好”。李斯这个法家大佬,最终也架不住劝,和赵高伪造了遗诏。谁能想到,这会成为大秦王朝的催命符?

赵高掌权后,玩起权力游戏简直得心应手。他先弄死李斯,接着架空胡亥。当农民起义的烽火烧到咸阳城下,赵高直接把皇帝当棋子耍。胡亥临死前才明白,自己不过是老师手里的提线木偶。

说回太监这事儿,误会全在“宦籍”二字。司马迁写赵高有“宦籍”,本意是说他在内廷当差。就像现在大领导的机要秘书,天天围着领导转,但和阉割八竿子打不着。东汉那帮注解《史记》的文人,看见“宦”字就自动联想太监,这误会一传就是两千年。

更冤的是“隐宫”这个笔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说清楚了,所谓“隐宫”其实是“隐官”的错别字,指的是刑满释放人员的工作场所,跟宫刑没半毛钱关系。可这误会越传越远,从唐朝宦官专权到明朝东厂西厂,每个朝代都往赵高身上泼脏水。

要说赵高怎么死的,那叫一个现世报。他扶持的子婴可不是省油的灯,这位新君装病骗赵高来探视,暗地里早安排刀斧手候着。赵高前脚刚踏进寝宫,后脚就被剁成肉泥。更绝的是子婴灭他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连锅端,真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

赵高是不是太监这事,看似是个小误会,背后却藏着两千年的政治隐喻。每个时代都爱给历史人物贴标签,好给自己找面镜子照照。

来源:趣史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