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督教,最早是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蹦出来的。创始人是个叫耶稣的木匠,他四处传道,说要用爱救世人,还自称是神的儿子。
信同一个神,却搞得你死我活,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挺玄乎?
基督教明明是个讲爱和宽恕的宗教,咋就分裂成了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这三大派,还互相掐得不可开交?
基督教,最早是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蹦出来的。创始人是个叫耶稣的木匠,他四处传道,说要用爱救世人,还自称是神的儿子。
这话在当时可炸了锅,当地的宗教头头们觉得他胡扯,罗马当局也看他不顺眼,最后把他钉在了十字架上。
可这事儿没完,耶稣死了之后,他的粉丝们愣是把他的理念传开了。耶稣手下有十二个核心跟班,其中彼得和保罗最出名。
彼得是耶稣的铁杆,心甘情愿当基石,后来传说耶稣把教会的未来都托付给了他。
保罗就更传奇了,他本来是个逮基督徒往死里整的狠人,结果半路上被神点化,彻底洗心革面,成了基督教的推广大师。
他跑遍地中海沿岸,到处建教会,写信指导信徒,硬是把基督教从一个小众团体搞成了大势。那时候的罗马帝国信的是多神教,对基督教这种一神教压根儿看不上。
基督徒被当成异类,不是扔去喂狮子,就是烧成灰。
可这帮人愣是越压越顽强,靠着口口相传,基督教在帝国里悄悄扎下了根。
到了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来了个大转弯。他本来信太阳神,打仗前做了个梦,梦见十字架上写着“靠这标志你必胜”。
仗打赢了,他立马改信基督教,还颁了个《米兰敕令》,让基督教合法化。这下,基督教算是熬出头了。
公元392年,另一个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更绝,直接把基督教捧成国教,把其他宗教全禁了。
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里横着走。可帝国大了,麻烦也跟着来了。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咽气前把帝国一分两半,西边给小儿子霍诺里乌斯,东边给大儿子阿卡迪乌斯。
西罗马在罗马,东罗马在君士坦丁堡,语言、文化全都不一样。教会也跟着分家,西边说拉丁语,东边说希腊语。
虽然这时候还没彻底翻脸,但裂痕已经埋下了。刚开始,东西教会还能凑合过日子,毕竟都信一个神,教义也没啥大差别。可时间一长,问题就露头了。
西边的教宗觉得自己是彼得的接班人,理应管全局;东边的牧首不服,觉得自己背后有皇帝撑腰,凭啥听你的?
真正的火药桶是公元589年点着的。那年,西边的罗马教会突然改了《尼西亚信经》,这可是基督教的根本大纲,里头讲“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一家。
原版说圣灵只从圣父出,西边非要加一句“从圣父和圣子出”。这改动可不小,直接把耶稣的地位抬高了一截。
东边一听,炸毛了!他们觉得这不光是改教义,还动了神学的根基。
更关键的是,这背后藏着权力算计。东罗马皇帝不想让教宗骑在头上,西边却想借机扩大影响力。
双方你来我往,吵了几百年。
吵着吵着,公元858年出了个大事。东罗马皇帝硬塞了个叫佛提乌的牧首上位,西边的教宗尼各老一世不认账,双方互相开除教籍。这事儿虽然暂时压下去了,但嫌隙已经深得没法回头。
终于,公元1054年,忍无可忍的两边彻底撕破脸。
教宗利奥九世派人跑到君士坦丁堡,把开除东边牧首米哈伊尔一世的文书甩在教堂里。米哈伊尔一世也不是省油的灯,烧了文书,反手开除教宗。
从此,西边叫天主教,东边叫东正教,彻底散伙。这还没消停,天主教内部又闹起了大动静。
到了16世纪,教宗利奥十世为了修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居然开始卖“赎罪券”。
啥意思呢?就是你掏钱,就能少受点炼狱的罪。这招把信仰变成了买卖,底下的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这时候,德国冒出个神父叫马丁·路德。他看不下去,1517年在维滕堡教堂门上贴了《九十五条论纲》,痛骂教宗腐败。
他喊得最响的是:救赎靠信仰,不靠钱;圣经最大,教宗也得靠边站。教宗气得把他开除了,路德更狠,直接说天主教不配当正统,自己搞了个新教出来。
新教一冒头,欧洲的宗教格局就彻底乱了套。新教里又分出路德宗、加尔文宗、圣公宗一大堆派别,各玩各的。
天主教也不是吃素的,发动反宗教改革,双方掐得昏天黑地,宗教战争打了上百年。那为啥信一个神还能闹成这样?
说白了,教义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祸根是权力、利益和文化的碰撞。先说教义这茬儿。
东西教会为啥掐“和子”条款?表面上是神学问题,实际上是权力的拉锯。
西边想让教宗当老大,东边皇帝不干,怕教会骑到自己头上。到了新教,路德反对赎罪券,也是因为教宗把信仰搞成了敛财工具,触碰了底层的底线。
再看文化这块儿。东边用希腊语,西边用拉丁语,语言不通,想法自然也合不上拍。
东罗马有皇帝管着,教会得听话;西罗马476年崩了后,教宗反倒成了西欧的实际掌权人,双方路子越走越远。
政治和利益更是推手。罗马帝国一分两半,东西教会的后台就不一样。
16世纪宗教改革时,德国诸侯支持路德,不光是信仰问题,还想趁机抢教会财产,摆脱神圣罗马皇帝的控制。
所以,基督教这三大派的分裂,哪是单纯的宗教问题啊,分明是权力、利益和文化的多重纠葛。
分裂之后,这三家咋样了呢?东正教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灭了后,中心跑到了俄罗斯。
1589年,莫斯科牧首区成立,俄罗斯东正教成了主力。后来苏联时期受过打压,但1991年苏联散了后,东正教又缓过劲儿来了。
天主教这边,16世纪靠特伦托会议整顿了内部,打击腐败,重申教义,还弄出耶稣会这种强硬组织,稳住了地盘。
20世纪,二战后又搞了第二次梵蒂冈会议,改得更现代化,现在全球信徒还是最多的。新教最能折腾,分出无数小派,从路德宗到加尔文宗,再到浸信会、卫理公会,啥都有。
新教讲究个人读圣经,自己悟信仰,对现代社会影响特别大,尤其是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跟它脱不开干系。
在中国,基督教也有自己的故事。唐朝时,景教传进来,算是个分支。明朝时,利玛窦把天主教带进内地,19世纪新教也来了。
现在中国有几千万基督徒,宗教活动都在法律范围内搞,信徒们都得爱国爱教,跟社会主义社会搭得上调。
说到底,基督教这三大派的分裂,虽然带来了不少腥风血雨,但也让宗教多了几分色彩。
东正教、天主教、新教,根儿上是一家,却在历史的浪潮里各奔东西,硬是走出了三条不一样的路。
这背后,教义是引子,权力是推手,文化是土壤,利益是燃料。明明信一个神,却打得你死我活,说到底,还是人性的那点事儿在作怪。
来源:盛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