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7 07:02 1

摘要:许多人都以为学习经典是非常艰难痛苦的事情,实际上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经典,不明白基于这样的意义来学习经典会有莫大惊喜和好处,可能他们也还没有遇到可以这样陪伴他们学习经典的人。

许多人都以为学习经典是非常艰难痛苦的事情,实际上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经典,不明白基于这样的意义来学习经典会有莫大惊喜和好处,可能他们也还没有遇到可以这样陪伴他们学习经典的人。

对于我们来说,鼓励自己和他人多学习中华经典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一个理由,就是“提升智慧,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要学习经典文化

经典当中必有人生答案。经典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它的可贵之处。中华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文明传承从未断绝,积累了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财富,也见证了无数人的人生。

我们可以从传承至今的经典当中,找到挖掘人生宝藏的钥匙,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所经历的各种人生境遇,在历史上一定有人曾经历过,即使具体情况不同,但解题思路和破局之道一定会有启发。

因此,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维度的问题,都可以在经典当中找到答案。这就是我们学习经典文化的意义。

学习经典文化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修身养性。我们成人的性格很多都不太完善,比如说暴躁、没耐心、不专注、格局小等等,那么这样的性格很容易遗传给孩子。我们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修行的过程,在生活、学习中去修身养性,但往往我们不知道如何修?那么读经典就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自己。读,能让我们静心;明,则能生慧,有智慧了,心就平和,心平和了,性格就中正了;行,则能让我们反复其道的运用经典。

改变思维、活得开心。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经典的思维学习,在成年之后必然会受到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很多时候甚至会产生抱怨,抱怨社会、抱怨家庭、抱怨爱人、抱怨孩子,我们常常不懂得事情的本身是有阴阳两面的,甚至是多面的,我们如何去看待事物?决定了我们是否开心?这时候,经典教会我们,反求诸己、厚德载物,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改变了,自然心态就好了。

积德积福。德行和福气都是靠累积而来的,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要生生不息,一定需要把文化传承下去,那么读经典,就是最好的践行古圣先贤的精神的最好表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我做起,从而影响下一代,然后代代相传,并由一家的力量影响到许多许多的家庭,利国利民。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我们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把人当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中写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唐初,其大臣魏征,能很直率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地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历史是一面镜子。就像唐太宗说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透过历史,我们懂得了前行的方向,前方是深渊还是光明大道,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我们反射过去而谨慎应对未来。历史亦是能映照人心,通过事件的成功与失败,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来影响我们为人处世之法。不明事理而逆道而行,伤人伤己。

滾滚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对错纠葛,有成功的,如商鞅变法壮大秦国,为一统天下定下基础,也有百日维新的失败,让清国彻底沉沦。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为人处世之道,为我们留下了他们的经验,让我们有了借鉴,让我们有了判断的能力。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们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通过阅读和研究经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大家好,我真名:廖丽萍。笔名:心月。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作品曾发表于当地报刊和网络平台,平时喜欢琴棋书画诗花茶,是一名热爱生活的文艺小青年。

来源:踏遍青山人未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