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发布《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从消费券发放到数字化升级,政策组合拳为家政行业注入强心剂。面对5000万从业人员缺口与老龄化、多孩化需求井喷,家政行业如何从“小散乱”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又该如何抓住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本文
导读
商务部等9部门近日发布《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从消费券发放到数字化升级,政策组合拳为家政行业注入强心剂。面对5000万从业人员缺口与老龄化、多孩化需求井喷,家政行业如何从“小散乱”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又该如何抓住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本文结合多地实践与行业趋势,深度解析未来路径。
一、政策加码:从“输血”到“造血”的扶持逻辑
此次政策明确提出发放家政电子消费券、支持员工制企业发展“直播+家政”等新模式,并推动家政进社区、税惠补贴、信用体系建设等举措。例如,江苏省对员工制家政企业免征增值税,甘肃税务部门为小微家政企业减免税费超万元,显著降低经营成本。
更关键的是,政策从“输血”转向“造血”,如长沙将家政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项目,补贴最高2200元,而国务院早前要求各省至少1所高校开设家政专业,培育100家产教融合企业,从根本上提升行业人才素质。这些政策不仅缓解企业短期压力,更推动行业长期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二、数字化升级:小微企业的转型“快车道”
“大市场、小主体”是家政行业的痛点,但数字化正成为破局关键。湖南人大代表王晚连指出,家政行业数字化滞后,亟需平台赋能。例如,58到家通过智能系统实现200万劳动者资源跨城匹配,并为1万家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工具。
地方实践同样亮眼:保定打造“淘宝式”家政线上平台,线上下单、上门服务;湖南金领玮业依托“云平台”开展技能培训,4万人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小微企业而言,接入数字化平台可快速提升服务效率,而直播招聘、AI匹配等新模式更能精准触达用户,降低获客成本。
三、职业化突围:年轻人与高技能人才的“新战场”
家政行业正从“低端劳务”转向“专业技能”。盐城“90后”母婴护理师赵菁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金领玮业每一期培训班都有15%左右的00后本科生学员。政策也鼓励年轻人入行:福建支持零工平台覆盖家政领域,江苏对获奖家政员提供子女入学、积分落户优待。
职业培训是核心抓手。湖南省人社厅计划2025年培训康养家政人员9万人,商务部推动“家政信用查”APP覆盖1500万从业人员信息,保定要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严格岗前体检,并推广持证扫码上岗。未来,高端服务如营养师、康复护理师等细分岗位将成竞争高地。
四、小微企业的机遇:差异化竞争与生态协同
中小微企业需避开与巨头的正面交锋,转而深耕细分领域。例如,甘肃会宁县家政公司通过税务大数据对接客户需求,转型家庭教育、营养配餐等高附加值服务;射阳县家政中心专注员工制管理,为农村妇女提供稳定就业。
此外,与社区、养老机构联动是趋势。政策鼓励家政进社区,与养老托幼融合,如盐城“好百邻”品牌通过社区保洁托管实现年营收超500万元。通过生态协同,小微企业可借力政策红利,打造区域化服务网络。
结语
政策红利、数字化浪潮与职业化转型,正将家政行业推向黄金发展期。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抓住政府补贴性培训、信用赋能、社区融合等机遇,方能从“小而散”蜕变为“专而精”。未来,谁能率先实现服务标准化、人才高端化、模式创新化,谁就能在这片蓝海中占据先机。
读者互动
你是否体验过“数字化家政服务”?如何看待年轻人进入家政行业?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如果本文对你有启发,请点赞、转发支持,让更多人看见行业新趋势。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公开资料,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家政培训资深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