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最怕秋分一日晴”,今日秋分,天晴会怎样?看农谚咋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0:05 1

摘要: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一转眼,时间来到了秋分节气。秋分,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于每年9月23日前后交节,其核心特点就是昼夜平分、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而且这天还标志着秋季的中点,气候从暑热转向寒凉。

导读:老话“最怕秋分一日晴”,今日秋分,天晴会怎样?看农谚咋说。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一转眼,时间来到了秋分节气。秋分,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于每年9月23日前后交节,其核心特点就是昼夜平分、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而且这天还标志着秋季的中点,气候从暑热转向寒凉。

据悉,秋分到来后,太阳就会直射赤道,导致全球昼夜等长(约12小时),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黑天来得越来越早。而且北半球气温逐日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其中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而且这个时节水汽蒸发快,河流水量减少,部分南方地区虽然还会出现“秋老虎”现象,但也会持续短暂,接下来也会进入冷凉时节。

而且秋分时节,农事活动也会比较繁忙,尤其是秋收、秋耕、秋种,都是“三秋”大忙的时候,而这时候就需要防范干旱或阴雨天,以便影响作物收获。另外,秋分到来后,民间还有祭月、吃秋菜、送秋牛图等习俗,为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对于秋分而言,民间还有一句老话深受百姓重视,那就是“最怕秋分一日晴”。这句话是何意?秋分天晴怕啥?赶紧来看看吧。

老话“最怕秋分一日晴”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分节气当天,如果遇到晴朗天气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而这就会导致农民朋友担忧和害怕。

具体来说,秋分时节正值秋收与秋种关键期,若秋分当天晴朗无雨,则预示后续可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而且此时北方播种冬小麦、南方种植油菜等作物需要充足水分,而干旱会导致土壤墒情不足,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进而威胁来年收成。

另外,晴天虽利于秋收(如粮食晾晒),但过度晴朗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越冬作物的幼苗扎根。同时,长期干旱可能引发病虫害滋生和温差过大导致的作物冻害。因此秋分这天如果遇到晴天,就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次,对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依据,而是民间有很多的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秋分有雨天不干,秋分无雨来年旱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秋分这天的天气情况会影响后续的气候变化。其中,如果秋分当天或前后有降雨出现,通常预示着后续一段时间(雨水较为充沛,而这就有利于秋收、秋种及越冬作物的生长。

相反,如果秋分这天,天气晴朗干燥,则可能会引发后续干旱,影响秋收进度,并可能造成次年春季干旱,影响冬小麦等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秋分节气当天如果天气晴朗无雨,则预示后续可能出现长期干旱,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减产,这里的“万物不生”是夸张修辞,强调干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 该俗语源于古代农民对秋分时节天气与农事关系的经验总结,反映了降水对秋播作物和越冬植被的关键作用。

而该俗语主要适用于中国北方黄淮等农业区,这些地区秋分后进入秋播关键期,对水分依赖度高。

看得出,秋分这天下雨往往要比天晴好。

此外,民间还有一些谚语,如“不怕秋分连天雨,就怕秋分一日晴”、“秋分天晴必久旱”等说法,而这些说法也都可以反应这一观点。

总结,今天就是秋分了,是晴是雨大家也都会知道,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跟随谚语来预测未来的天气了。虽然农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跟随传统行事,尽量以当地谚语为准,及时做好天气的应对,避免庄稼减产严重。

话说,你们那边下雨了吗?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可以留言,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来源:小农经济vs富农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