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22:0的全票表决,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从总理官邸直接走向被告席。这位以色列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如今面临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三项重罪指控,最高刑期可能达到13年。
加沙的爆炸声还在耳边,以色列政坛却炸了个更响的雷——内塔尼亚胡被自家内阁全票通过送上了审判席。
一场22:0的全票表决,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从总理官邸直接走向被告席。这位以色列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如今面临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三项重罪指控,最高刑期可能达到13年。
五年的司法拉锯战,在2025年9月21日晚上画上了阶段性句号。内阁成员以压倒性投票结果通过将他移送审判的决定,表决结束后,内塔尼亚胡立即被送往耶路撒冷地方法院。
这位曾经的中东“强人”,如今只能在法庭上聆听指控。而他留下的政治遗产,是已导致超过5万人死亡的加沙冲突,是以色列经济上被孤立的困境,是一个深刻分裂的社会。
01 官司缠身:腐败指控与政治生存
内塔尼亚胡的法律麻烦并非新鲜事。他成为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接受司法审理的总理。案件核心指控指向其与企业界的利益交换和收受巨额礼物。
检方掌握了大量证据,包括银行转账记录、证人证词和书面文件。好莱坞制片人米尔坎送的雪茄、香槟,价值几十万新谢克尔,还有他亲自批示的媒体合并案,明摆着权钱交易。
面对指控,内塔尼亚胡试图发动政治反击。他公开宣称这是“一场未遂政变”,指责司法系统被左翼势力操控。他甚至试图让内阁22票全票通过罢免总检察长,想直接废掉司法机构的刀子。
更绝的是,他把战争当作了挡箭牌。从2023年哈马斯突袭开始,他发动的“铁剑行动”已经打了两年。表面上说是反恐,实际上就是为了拖延审判。每次开庭前,他不是空袭伊朗核设施,就是在加沙搞地面推进,把法庭当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种“用士兵的血换自己的自由”的做法,连以色列老百姓都看不下去。最近民调显示,56%的人盼着他下台。
02 靠山美国:军援与政治站台
内塔尼亚胡能如此嚣张,背后有人撑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特朗普公开喊话以色列“别审了,这是政治迫害”,还暗示要断军援。
就在内塔尼亚胡被送审的同时,特朗普政府急吼吼地向国会报备了一笔64亿美元的军售计划,30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和3250辆步兵突击车正打包准备发往以色列。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2025年以来美国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已经超过180亿美元,光精确制导炸弹就送了7100多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内塔尼亚胡求援信刚发出去,美国的“定心丸”就到了。
政治上的支持更是毫不遮掩。特朗普政府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针对以色列的停火决议,还放出风来说要考虑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主权主张。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甚至现身法庭旁听内塔尼亚胡的庭审,打破了外交常规。
但美国的撑腰并非无条件。特朗普想靠偏袒以色列讨好国内犹太选民,却没想到把欧盟推向对立面。现在57国同盟放出话来,要是美国敢承认约旦河西岸归属以色列,就联合减产石油。
03 地区孤立:57国同盟的反制
内塔尼亚胡的扩张行为,终于等来世界与地区国家的强势反制。以色列误炸卡塔尔那天,等于点燃了中东反以同盟的引线。57国齐刷刷站队反对以色列,沙特带头搞石油禁运,直接掐断了以色列90%的原油供应。
所谓的“中东小霸王”现在连自家“铁穹”都拦不住哈马斯的火箭弹。沙特停了天然气合作,阿联酋冻结了数十亿投资。更让以色列担忧的是,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共同防御协议,而巴基斯坦是拥核国家。
埃及则牵头21国开峰会建“阿拉伯北约”。所有这些发展表明,以色列的激进政策正在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内塔尼亚胡罕见承认以色列正处于“经济上被孤立状态”。
随着加沙地带战事持续,以色列可能不得不走向“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但这种经济孤立状态完全是内塔尼亚胡政府“错误和失败”政策的苦果。
04 政治崩溃:联盟瓦解与街头抗议
内塔尼亚胡的法律麻烦已经引发执政联盟的解体。2025年7月17日,关键盟友“沙斯党”宣布退出联合政府,导致执政集团失去议会多数席位。
以色列议会共有120个席位,而这两个退出联盟的党派在国会中拥有18个席位。对于执政联盟而言,这两个党派的支持至关重要。若它们退出,执政联盟在议会中的席位将跌破半数,内塔尼亚胡的政府可能面临垮台的风险。
联盟内部矛盾公开化:国防部长呼吁“重新评估军事战略”,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则以辞职相威胁,要求扩大定居点建设。
与此同时,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特拉维夫街头,高呼“骗子下台”的口号,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更有媒体爆料称总理在听证会前夜“服用不明药物”,虽然官方迅速辟谣称只是“缓解背痛的处方药”,但相关猜测仍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这种分裂已经影响到前线,以军士兵私下抱怨“我们在这卖命,他在法庭上撒谎”。更讽刺的是,以色列股市这两年逆势上涨,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实体经济却被战争拖垮,GDP增速从6.3%跌到0.9%,老百姓连面包都快买不起了。
05 四种终局:斩首、监禁、流亡还是暗杀?
内塔尼亚胡的结局,确实有几种可能。
终身监禁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内阁22:0的全票表决结果,显示内塔尼亚胡在政治圈内已经众叛亲离。检方手中的证据看起来相当充分。
流亡海外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审判形势不利,内塔尼亚胡可能会选择流亡。但问题是,国际刑事法院已经对他发出逮捕令。他现在连出国都得掂量掂量,万一去欧洲被抓了,那就真成国际笑话了。
斩首或暗杀的风险同样存在。内塔尼亚胡的政策激怒了太多人,从哈马斯到真主党,从伊朗到阿拉伯世界。甚至在国内,也有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上个月特拉维夫爆发百万人游行,有人举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牌子,有人喊着“内塔尼亚胡滚蛋”。
但最可能的结局,或许还是暗杀。在中东这片土地上,政治暴力从未远离。以色列自己就擅长定点清除,内塔尼亚胡很可能已经成为多个武装组织的头号目标。甚至在国内,极端分子也可能将他视为“叛徒”而下手。
以色列货币谢克尔在2025年贬值幅度高达25%,创下2002年以来最差表现。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国内支持率已跌至历史冰点,仅有20%的民众还信任现政府。
边境线的另一边,加沙南部拉法口岸的隔离墙上,23岁的巴勒斯坦青年艾哈迈德用喷漆涂下最新统计数字——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冲突爆发至今,巴勒斯坦死亡人数已达49,372人。这面斑驳的水泥墙如同活体史书,记录着两个民族纠缠百年的生死账。
审判内塔尼亚胡的法庭外,支持与反对他的群体分别在总理官邸和法院外集会,以色列社会的裂痕从未如此深刻。而在加沙的废墟中,10岁男孩优素福用炭笔在断墙上写道:“我的梦想是活到能合法申请建筑许可的年龄——18岁。”
来源:花房姑娘娟子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