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iPhone 17 系列等苹果新品买不买、怎么买,我们准备了这 18 条小贴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22:42 1

摘要:在9 月 10 日苹果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后,9 月 19 日,这一轮的新品开始正式出货,我们在苹果上海南京东路零售店现场见证了首日发售的盛况,而前一天,我们完整体验了这次发布会亮相的全部新品,也有了自己直观的感受。

9 月 10 日苹果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后,9 月 19 日,这一轮的新品开始正式出货,我们在苹果上海南京东路零售店现场见证了首日发售的盛况,而前一天,我们完整体验了这次发布会亮相的全部新品,也有了自己直观的感受。

当下有很多同学已经拿到了今年的 iPhone 和配件产品,还有的同学错过了刚开始的下单,现在要么得等 10 月份送货,或者等到店里有现货、好买不排队的时候再入手,或者持币观望,先看看网上大家的反馈再决定。

而结合目前看到的和我们之前的所体验到的,对于今年的新品买不买、怎么买,我们准备了这 18 条小贴士大家可以留意。

综合来看,iPhone 17 还是这次最均衡完善的机型,它有着让人很习惯的设计、做工和好手感(但如果手上就是 iPhone 16,它可能会有些乏味)。它现在的显示屏也和之前 iPhone 16 Pro 一样大,也有了高刷新率,177 克的重量比 204 克的 iPhone 17 Pro 少了 15%,非常可观。

相比 iPhone 17 Pro,iPhone 17 主要是少了一颗长焦摄像头,光学变焦选项最大只到 2X(没有 4X 和 8X),这可能是最直观的区别。至于处理器、USB 接口传输速度乃至电池续航的一点点差别,在实际使用中都可以忽略不计。

考虑到 iPhone 17 最低 256GB 只需要 5999 元就能入手,着实非常的香。

iPhone Air 仍然很有讨论度,一方面的确是设计美好,同时大陆地区的推迟上市也再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目前它还没有在大陆地区的 Apple Store 提供展示机,最近去香港地区或者出国玩的同学很多都已经摸到了。

iPhone Air 在大陆地区的上市还需要“等通知”,不过从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快了”。考虑到这次只是 iPhone 17 系列三款机型的发售就排队排成这样,iPhone Air 后面单独上市时似乎还能再来一波热度,对于苹果来说未必是坏事呢。

iPhone Air 的确展示出苹果顶级的设计水准和工艺能力,专业的同学会去研究苹果是如何将元器件和电池在这么极致纤薄的机身中妥善安放的,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把它拿在手里的感受就说明一切。

5.64 毫米厚的机身是真薄,165 克重量也很轻,6.5 英寸的屏幕也非常适合,加上窄边框,很多科幻片里会有“魔法玻璃”之类的设备,iPhone Air 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它能轻松单手握持,并且并不硌手,反而是温润舒适,很妙。相比之下三星 Galaxy S25 Edge(厚度 5.8 毫米,重量 163 克)就有种锋利感,对比还挺明显的。

另外 iPhone Air 背部凸起的部分非常自然优雅,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同时面板还有着光影的层次,精致又梦幻。总的来说我们会建议买云白和天蓝色,很漂亮,深空黑有点过于低调了。

不建议 iPhone Air 深空黑色还有个原因是背部磨损体现得有点明显,很多海外博主已经在店内展示机上发现了这个问题(主要是无线充的圆形印记,此外还有一些划痕)。对于大陆同学来说,iPhone 17 Pro 的深蓝色有类似情况也被注意到了(但有些博主专门去店里划 iPhone 的背板,这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从个人来说,因为肯定会戴保护壳,是否容易有划痕完全不重要。而如果想要“裸奔”,这次 iPhone 17 Pro 的银色应该是最适合的(也是我们最推荐的一个配色)。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这次的设计有些争议,包括从钛金属换回铝金属、背部的拼接等,而从实际感受来看,iPhone 17 Pro 的手感让我们印象深刻,整体紧凑、机身配重均衡、边框弧度特别柔和……握在手里的感觉妙不可言。

关于背部拼接的位置,我们体验时拿到的几款都特别紧密且自然,有点让我们想到 MacBook Pro 腕托和触控板间那种细密程度,但社交平台上有一些说接缝不齐的反馈,这或许是个体差异,至少我们没遇到(而且如果要戴保护壳的话,就算有问题也很快就忘了)。

说到保护壳,硅胶保护壳是最常规的,iPhone Air 的透明保护壳会影响它本身超薄的效果,为此苹果准备了另一个边框保护壳,它套在 iPhone Air 四周来保护对机身边缘的冲击,但……

它仍然提供了“相机控制”按键,也许是这个壳成本最高的部分。

iPhone 17 Pro 系列的透明保护壳做了一些不同,背部有大块白色面板,从外面看不到里面隐藏的 MagSafe 磁环和定位磁铁,并且整个白色区域都在内侧,外面是一整片完整的。

并且这次的 iPhone 17 Pro 系列透明保护壳似乎手感比过去的好,也许是心理作用,但在体验的当下感觉特别强烈。

iPhone 17 Pro 系列这次新增的科技织物保护壳受到很多关注,这一苹果的又一次尝试带来了和之前精织斜纹保护套不同的触感,后者更像织物,而这次“科技织物”的手感会偏塑料一些,当然它本身的确是塑料的一类。

它的好处是比硅胶保护壳要更顺滑,不会有后者那种黏糊糊的手感,同时体验完善均衡,给人感觉结实耐用。

但它的内衬是不带绒的(相比之下 Beats 保护壳的超细纤维内衬就更加到位),其实就是个带 MagSafe 的硬壳,会稍有种廉价感,毕竟要 479 元呢(但我还是买了)。

同样是 479 元的斜挎挂绳给大家多了一个携带手机的选择(也多了一个花钱的点),它基本上一定得搭配保护壳用,所以一次就是两笔开支,不算少。不过发售后它卖得还不错,部分店铺一些颜色还是断货的,这应该超过不少同学的预期。

它肯定是有品牌溢价的,但很多细节还是体现了“果味”,它的金属件做工非常好,长短调节也很方便,直接拉就行(最长 2.08 米,最短 1.08 米),同时线是带磁性的,可以自然贴合在一起。另外手机端的连接是扣上去的,不是磁吸,不用担心是否牢固的问题。

今年 Apple Watch 系列算是常规升级,在体验的现场也相对“冷清”,换个角度想就是太稳定可靠了,该买的同学就正常买就是。尤其这一代蜂窝网络版支持了 5G,在这方面有需求的同学可以特别留意,另外就是都用上了 S10 芯片,电池续航也都有加强。

这当中 Apple Watch SE 3 有种脱颖而出的感觉,这可能是这一代(个人觉得甚至是“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的 Apple Watch,它大多数配置都和 Apple Watch Series 11 一致,主要是少了血氧和房颤功能(毕竟有的用户买 Apple Watch 就为了测这两个),其它诸如屏幕亮度和强度要差一些,实际使用中的感知都会比较弱。

包括 Apple Watch SE 3 也支持 5G,也内置 S10,以及支持睡眠评分和手势操作等等。它有 40 和 44 毫米可选,也是能选到的最小尺寸的 Apple Watch。它的 GPS 和蜂窝网络版起售价分别是 1999 和 2399 元,对应比 Apple Watch Series 11 足足便宜了 1000 和 1400 元。

Apple Watch Ultra 3 也是稳定更新,这次提到通过 LTPO3 技术的广视角 OLED 屏,让屏幕显示的边框宽度减少了 24%,从而让屏幕可视面积更大。要玩户外的同学或者喜欢大尺寸表壳的同学可以选。

表带值得一提。今年是 Apple Watch 和爱马仕合作的 10 周年,今年也有新款爱马仕表带,虽然产品上不存在特别标注,但可能店员会介绍说是“10 周年纪念”,同时苹果官网也提到了“携手十年”。

今年的爱马仕表带里个人最喜欢就是主打款的 Bleu Nuit 午夜蓝色 Faubourg Party 表带,它采用艺术家 Tibor Kárpáti 设计的插画,图案灵感来自爱马仕福宝大道总店,织物的触感非常舒适(也很贴合)。

女生的话可以考虑全新的 Grand H Fin 表带。去年出了爱马仕 Grand H 表带,今年相当于是去年的窄版。它只适配 42 毫米的 Apple Watch,戴着很纤细,个人感觉比宽版更好看。

不过虽然更窄,但价格却更贵了,要 8499 元(Grand H 表带是 7499 元)。

NIKE 表带的话主要是更新配色,回环式运动表带上的“钩子”标上面是“RUN”。

AirPods Pro 3 也是这一轮新品的重点单品之一,时隔 3 年的升级,强调在各方面都有提升。

首先直观感受是充电盒比上代轻(从 50.8 克减到 43.99 克),但代价是综合续航缩短(从 30 小时减到 24 小时)。同时 AirPods Pro 3 单耳重量是 5.55 克,也比上代的 5.3 克重,但续航时间多了 2 小时(从 6 小时增加到 8 小时),以及多了心率传感器,似乎比较好接受。

发布会上介绍 AirPods Pro 3 提升了佩戴舒适性和稳定性,一个明确的体现是新增了 XXS 号耳塞,现在共有 5 个尺寸的耳塞头。不过在佩戴时,我个人感觉是没有上代那么贴合,可能因为耳塞本身体型变小,和皮肤的接触面更少,有种“插在耳朵上”的感觉,或许可以多试试不同尺寸的耳塞头来优化。

AirPods Pro 3 最强的提升应该是在降噪上,非常明显,感觉比上代强得多(当然上代已经很好了),开启后世界都安静了,上次有这么惊人的感觉的还是 Bose QuietComfort 消噪耳塞 Ultra II。不过第一感觉耳压会比上代略高,需要稍微习惯一下,尤其是开降噪那一下。

至于心率功能,其实只能在健身 app 上打开,甚至连健康 app 都是不支持的,这样完全依托于特定 app 使用,并不是很多同学想象的那种全天候心率监测,并不能完全代替 Apple Watch 的场景(其实官方说法就是“适用于体能训练的心率传感器”,很准确)。

所以这个功能应该不会成为大家选择 AirPods Pro 3 的主要理由,就当多一个功能选项就好。

而整体来说,如果现在正在用 AirPods Pro 2 的同学倒是没太大必要升级,用其它更早版本或者别的“真无线”耳机可以考虑更新。

来源:理想生活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