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课程纪实|吴洪亮:研究与发言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22:23 1

摘要:8月20日上午,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以“研究与发言权”为题,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开展了专题讲座,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全球化视角下当代中国策展观念的深刻变革与创新方法,阐明推动全球化背景下和全媒体时代中国策展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讲座现场

8月20日上午,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以“研究与发言权”为题,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开展了专题讲座,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全球化视角下当代中国策展观念的深刻变革与创新方法,阐明推动全球化背景下和全媒体时代中国策展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授课老师与学员合影

讲座现场

吴洪亮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这一时代特征为策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艺术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和多样化。研究在美术评论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无论是展览策划还是美术评论,都应从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研究来寻找答案。吴洪亮分享了自己在策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强调了展前研究和展后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行业内的通用做法。面对线上线下策展传播方式的变革,吴洪亮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指出尽管线上传播方便快捷,但线下人与人之间的直观交流依然不可替代。吴洪亮强调了调查研究在美术评论与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策展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讲座的后半程,吴洪亮通过分享策划齐白石艺术展览等国际项目的经验,详细阐述了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推动了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相互理解。

吴洪亮回顾了自己在策展领域的多年实践,结合多个重要策展项目,包括北京画院系列展览、齐白石艺术展以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项目等,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策展观念的变革。他表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策展人开始更加注重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策展活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吴洪亮强调了策展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责任与担当,指出策展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艺术素养和策展能力,更要具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国际视野,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策展活动推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就策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吴洪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吴洪亮分享了自己在策展过程中的深刻心得与宝贵经验,特别鼓励年轻一代的策展人要勇于突破传统框架,积极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以此不断推动中国策展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次讲座不仅为新时代的青年美术评论人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策展实践指导,更激发了学员们对于策展实践与研究的深入思考与探索热情。

摄影 | 刘科瑶制作 | 殷 铄、刘根源校对 | 安亚静初审 | 殷 铄复审 | 冯知军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来源:中国美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