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势头,兵团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一系列打击治理行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天,我们直击2025年第一季度五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用真实案例为你拆
“您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
“日入上千、工资日结,点赞做任务高佣金!”
“内幕消息”“专业导师带你赚大钱!”
“无抵押、无利息、秒到账!”
“无需到场、轻松办驾照!”
这些既紧张又心动的来电或短信,你接到过吗?
近年来,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势头,兵团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一系列打击治理行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天,我们直击2025年第一季度五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用真实案例为你拆解骗局,教你一眼识破陷阱,守护你的“钱袋子”!
第一类
冒充客服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
离退休群体
作案手法
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客服,以受害人开通了平台会员、百万保障等服务,如不取消则次月开始收取高额费用甚至声称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引诱受害人操作“取消服务”流程,并诱导受害人下载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软件,以此获取受害人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从而转移受害人钱款。
典型案例
2025年1月,兵团辖区居民张某在工作期间接到一“00”开头的境外来电,对方自称是抖音官方客服,因其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服务,将按月收取2000元的费用,并询问张某是否自愿开通,如需关闭可按引导进行操作。随后张某按照对方引导下载了“银联会议”APP,一通莫名操作后手机屏幕被共享,随后操作了一系列刷脸认证、输入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操作。操作完成后,张某在手机银行查询发现账户内200余万元资金被操作转出,多次与对方联系均无果,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警方提示
凡是接到平台客服来电,以开通某项服务如不取消则扣取高额费用或影响征信为由诱导进一步操作的,都是诈骗!请第一时间阻断联系。
案例2
刷单返利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
学生、宝妈、待业、兼职群体
作案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平台发布“高佣金”“日结”等字眼的兼职广告,或冒充商家以免费赠送小家电为诱饵拉人进群。受害人进群后,诈骗分子先让受害人完成短视频点赞、收藏等任务并进行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以加大收入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软件完成“进阶任务”,再以任务超时、操作失误、卡单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
2025年1月,兵团辖区居民石某被人拉入一微信群,发现群内有人发红包就抢了几个红包。随后,群里有人发链接诱导其下载APP,声称进入高级群可获取更大收益。加入所谓高级群后,石某发现群内成员都在发收款到账截图,便在群管理员诱导下开始刷单。石某连续做完多单任务领取佣金后,全部提现至银行卡中,正当其想继续做任务赚钱时,群管理员称其将做的任务是连单,必须完成4单才能提现。石某按照要求陆续加大投入后,群管理员以“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等为借口,诱骗其向指定账户累计转账23万余元。因返现迟迟不到账,石某遂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在网络上遇到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赚钱的,都是诈骗!
案例3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易受骗群体
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
作案手法
诈骗分子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消息宣称“专业导师”“稳赚不赔”,并将受害人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专家,以“暴富案例”“直播课”骗取消费者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内部消息”“特殊资源”等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通过伪造或仿冒投资平台,引导受害人下载APP进行投资,并以小额投资返利作为诱饵,不断引导消费者加大资金投入,后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名义,收取所谓“保证金”“解冻金”等,进一步扩大受害人资金损失。
典型案例
2025 年2 月,兵团辖区居民张某在某相亲网站上认识自称军人的李某,经过一段时间聊天,二人确定为男女朋友关系。李某自称有内部投资数据,因自己不方便操作,便让张某帮其在投资平台登录账号进行投资。在李某诱导下,张某多次投资均获得了盈利。随后,李某以为二人未来生活打物质基础为由,诱骗张某在平台自行注册账号投资赚钱。张某按照要求,多次向指定银行卡转账27 万余元,并在李某指导下持续投资盈利。后张某提现操作时候,系统多次提示失败,联系李某时,发现已被删除,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34 万余元。
警方提示
凡是标榜“内幕消息”“稳赚不赔”“专家指导”“高额回报”的都是诈骗!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下载所谓的投资平台,也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案例4
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
有贷款需求的群体(如春耕买农资、秋收给工人发工资以及有征信问题的人群)。
作案手法
诈骗分子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款”等幌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办贷款、信用卡等虚假广告,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软件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后以贷款审核需要缴纳“保证金”“刷流水”为由诱导转账,或以受害人银行卡号填写错误需要缴纳“解冻费”为由诱导转账,从而骗取受害人钱款。
典型案例
2025年2月,兵团辖区居民王某在家中接到一自称“还呗”贷款平台的电话,称可以给其办理贷款,其添加对方微信后,对方引导其下载了“还呗”APP,注册账号后其在平台申请了20000元贷款,提现时贷款APP显示银行卡号有误,平台客服称贷款金额被冻结需要交解冻费。随后,王某向其提供的二维码扫码转账19999元,转账成功后,对方又称其合同未修改就申请二次提现,存在骗贷嫌疑,要求其继续扫描转账29999元、49900元,其转账后仍无法将贷款提现,遂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15万余元。
警方提示
凡是要求在放款前先缴纳会员费、保证金等费用或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为由要求缴纳“解冻费”的,都是诈骗!
案例5
虚假服务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
喜欢通过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查找有关服务的群体。
作案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网页、搜索引擎、网络社交工具推广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代加工等),以及谎称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种虚假服务(如:诈骗分子提供互联网站发布考题、调查追债、删除网站、提供定位、交通违章处理、封建迷信等),以缴纳定金、保证金,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后将其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2025年3月,兵团辖区居民刘某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关于“线上学习、办理驾照”的直播间,便在该直播间留言表示想要办理驾照,随后客服人员与刘某在抖音上取得联系,按照客服要求,刘某添加了指定企业微信号码进行报名,并将自己的身份证、个人照片及手机号码发给对方。该客服将其拉入了一个企业微信群,一自称其驾考老师的人员在群内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要求刘某下载“驾校学时打卡”APP,让其每日在群内打卡学习。刘某每日定时打卡期间,对方通过微信、抖音视频的方式指导其进行操作,过程中刘某手机会进入黑屏状态(已被对方远程控制),对方还要求其不时的进行面部及指纹识别,直至刘某发现其手机银行余额仅剩几百元,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38万余元。
警方提示
考取驾驶证无“捷径”可走,网络上所谓“代考驾驶证”“买驾驶证”等信息都是诈骗!驾照必须由本人严格通过正规考试依法取得。
来源:兵团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