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一大盆,手都痛了!”最近,不少杭州人忙着捡捡捡!这一口,是秋天滋味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21:53 1

摘要:手持长竿,敲打那些沉甸甸的果实,看着它们如同小炮弹般纷纷落下,心中欢喜得不得了。满满一篮带回家,山核桃剥去青皮,板栗剪掉带刺外壳,剪到手都痛却依然快乐着。

"

最近,不少杭州人很忙!忙啥?打板栗、打核桃。

手持长竿,敲打那些沉甸甸的果实,看着它们如同小炮弹般纷纷落下,心中欢喜得不得了。满满一篮带回家,山核桃剥去青皮,板栗剪掉带刺外壳,剪到手都痛却依然快乐着。

一到秋天,杭州人的快乐远不止于此——大家纷纷踏入那些被秋色浸染的林间,去寻找自然馈赠的野果,光是看着啊,就能把人馋哭了……

"

秋天始终是收获的季节。山民们采收完山核桃、板栗和茱萸,就是收晚稻播麦种的时节。孩子们对秋天也跃跃欲试,因为山里有无数野味在等他们。

从初秋开始,各色野果陆续成熟。树果中拐枣最性急,八月里就显摆棕红色的鸡爪形果子。拐枣学名枳椇,俗名叫金钩梨或龙爪,果肉呈弯曲丁字形,吃起来淡甜清香,略涩。 熟透了的柘木果子极像荔枝,深红色球果表面颗粒突起,牛奶一样的汁液很黏手,吃起来非常甘甜。

拐枣 图源/浙工大先锋药学

覆盆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果肉有核桃那么大,找到这一溜溜灯笼一样的红浆果,孩子们要一直吃到打嗝才肯罢休。此时山麓还能找到蓬蘽,蓬蘽又叫野草莓,形状和味道很像覆盆子, 区别是蓬蘽属草本,鲜红晶莹的果粒攒成的球果是中空的,而覆盆子是多年生灌木,枝条上每片叶子根部只腋生一颗实心浆果。

摄/草做的风火轮

白露前后,藤本野果也开始趾高气扬。八月炸也叫九月炸,学名三叶木通,多两两对生,形如香蕉,成熟时或黄或淡紫的软皮会裂开,带黑籽的雪白瓤肉清甜软糯,让人欲罢不能。

野猕猴桃成熟要稍晚些,它们滴里嘟噜挂成一片,捏着发软的可直接吃, 撕开褐色薄皮往嘴里一挤,清甜多汁的果肉瞬间扑上舌面,如果果子捏着还硬实,直接吃能酸倒牙齿,得窖藏一段时间才能吃。

“秤砣”学名南五味子,紫红色球果大如拳头,由紫红色小肉泡团聚成球,味道也很鲜美。这果子难得,孩子们就指望大人给捎回来。

学名婴奥的野葡萄有祛风去湿、消肿通络、止血利尿之效,多生山涧旁,六七月开花, 九十月间,果子由深绿转紫黑,橹几颗用舌头和上颚一挤,鲜甜的汁液迸射开来,口腔里像有烟花在呯啪绽放。吃饱了野葡萄,孩子们嘴边和胸前淋漓黑红的汁液,他们才不管谁会笑话。

图源/都市快报

过了秋分,各种树果全部熟透,连山谷里的风都带着香甜。此时如带只狗狗上山,狗狗会兴奋到起劲摇着尾巴四处扑跳。原先又硬又涩的毛桃裂开了口子,抹上了不太均匀的胭脂,咬一口爽脆甘甜。野海棠稍有涩味,不过聊胜于无。野柿子刚成熟,山鸟和松鼠就抢先光顾。野山楂籽粒多而果肉少,不过酸酸甜甜的也还不错。

霜降前后,深山里秋虫唧唧,吃饱的鸟雀在树上叽喳斗嘴,刺猬、松鼠开始忙冬储,黄麂和野猪则又嚼又拱,不知道为冬天作点打算,不停嘴地贴秋膘。 椭圆形小青叶下,羊奶果一改青白本色,变为颗颗莹润的红色珠玉,乍一看以为是枸杞,细看表面密布细微白点,枸杞则通红纯净。

没找到可口果子前,金樱子略可解馋,吃这酸甜略涩、长满细毛刺的金黄色野果要先剥去外皮。金樱子可泡酒,主治肾虚崩漏、止泻痢,山里人常摘些放灶台边,炖肉时放几颗,提鲜又解腻。

孩子们对采板栗特别热衷。灌木杂草清理过的板栗树不敢造次,找到杂木林里无主的野板栗树,想怎么采就怎么采。

这些地方能长出板栗树,板栗熟果的自然滚落和松鼠的手忙脚乱都有功劳。打板栗最好戴着箬帽,不然被刺猬一样的栗蒲砸到头上可不是开玩笑的。没裂开的栗蒲插进柴刀尖只要往边上一别,就蹦出棕红油亮、像熟睡的胖娃娃一样的果子,没带柴刀就用鞋跟碾一碾,板栗也争着往外跳。如树上栗蒲已裂开,则用力跺几下树干,熟透的果子噗噗落下,张开布袋捡就行了。被松鼠淋过尿,皮壳浸润成青绿色的板栗特别甘甜,孩子们会第一时间送入肚中。

板栗吃法很多,最香不过煨烤。起先我们直接埋炭火边,结果一颗颗像炸弹一样“嘭”“嘭”炸开,扬起的炉灰把我们弄得狼狈不堪。大人数落:“不会在壳上砍上一刀?”捡回焦香的果肉吃得心满意足的我们如梦方醒,点头如捣蒜。山里人家有个传统,每年都挑几斤个头大的板栗藏米缸里,等来年端午包粽子用。放久的板栗果肉附着的衣膜会收紧,直接剥很费事,先煮一下,涨发的衣膜就很容易撕下来。

有种板栗叫“锥栗”,许多地方叫“金栗子”,大概是方言“尖栗子”演化而来,每个锥栗栗蒲只出一颗果子,个头矮胖,蒸熟比板栗甜糯,蒸晒几次后是山里人待客的稀罕果品。碰到茅栗、榛果之类,孩子们也不会放过,可交给大人做成豆腐,炒熟也是不错的零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西山里有许多新造人工林。造林头几年,山民通常会套种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红小豆、芝麻、黄瓜、菜瓜、萝卜等。我们在附近砍柴,中午会去掰几棒嫩玉米,烧堆炭火烤熟,吃起来又香又糯。

图源/都市快报

玉米和高粱秆芯甘甜多汁,是天然的棒棒糖。小时候路过漫山遍野的玉米,我都要砍上四五根,只取根部那几节,其他统统丢掉,先拿一根撕咬开外皮边嚼边吐渣,其余几根斜插裤腰带。为了多咂摸甜秆中的甜味,我们常嚼到舌头出血也不罢休。 菜瓜、黄瓜、萝卜也是解渴果腹的好物,饥渴之下一顿急赤白咧猛吃,再打个带瓜味或萝卜味的饱嗝,别提多舒服。

有人可能疑惑,这不是偷吗?还真不算偷,因为太多了,一种一大片,小孩吃一点实在微不足道,相比而言,野猪、花面狸、獾、老鼠、山喜鹊这些活物糟蹋起来才让人上火。 山里人厚道,只要不存心祸害,摘点吃点没人在意,我们事前也会打招呼,找不到窝棚才会直接下手。

除有人管护的瓜果,还有很多野生根茎可生吃。溪涧阴凉处的酸杆子也叫虎杖或酸筒杆,剥去外皮咬一口,那酸爽比吃柠檬酸橙还过瘾,能情不自禁闭眼皱眉,咧嘴打哆嗦,神色疲惫时嚼上半根,立马走路生风。虎杖属蓼科多年生植物,根茎是治跌打损伤、痛风便秘的良药。

白茅根 图源/杭州富春中医骨伤医院

《本草纲目》云:“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通利水,破留血症结。”白茅根受小孩子喜爱。 茅草在农村几乎随处可见,拿锄头或树枝扒拉几下,就能拣出一堆细长的白根,抹去泥屑和表面绒毛,嚼起来有股甜味。实在没得吃,我们会挖折耳根,折耳根有股腥味,但是涩中带酸,也可生津解渴。少年人对白茅根和折耳根不屑一顾,白茅根太细碎,忙半天嚼不出个痛快,吃折耳根怕让人笑话。

粮食紧缺的年代,村里人抢着上山挖葛藤根,捣碎可过滤出淀粉。还有牛蒡、木薯、茯苓、野山药等,能炒着吃的野菜那就太多了,野蘑菇、木耳、地衣、野藠头、野葱、荠菜、野苋菜等等,手脚并用也数不过来。大人对这些视如珍宝,我们却一律忽视,因为不能直接入口,或生吃口感不好。 如今山货野菜越来越受欢迎,葛藤粉能卖到三四百元一斤。

资料图

溪涧里也藏着美味。溪石斑机敏狡黠,却健壮肥美,青背白肚,脊背和身侧有一道道黑纹,个头大的能超过半斤,炖成暖锅神仙也坐不稳。秋天的马口也很肥,为吸引雌鱼交配,雄鱼在桃花汛时变红的胸鳍、腹鳍和背鳍艳丽如故, 它们身侧有青红相间的条纹,看上去如披了金银交错的鳞甲,很漂亮,加上喜逆水而游,一眼就分辨出来。

临安昌化西北部千顷山顶有千顷池,广数百亩。《昌化县志》载,池中有金银鱼,宋高宗退居德寿宫,曾遣太监新安胡某去取金银鱼。胡姓太监很会拍马屁,来昌化吃喝游玩一番,回去还给老皇帝献上《淳熙三年六月中使奉德寿宫取银鱼二首》,其中有:

“群鱼从之时浮沉,噞喁光彩岁月深。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或青或红或间色,纵使丹青描不得。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日声名动京国。”

“皇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深山大泽多遗宝,纡徐卓荦皆娟好。愿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检索昌化溪鱼种类,最符合金银鱼特征的只有雄马口鱼,而马口鱼在国内实在太常见,南北皆有分布。如证实雄马口即金银鱼的猜测,则如赵构这般贵为天子者,也不免成为官员和太监糊弄的对象,不然不会视凡物为珍品。

山溪山塘里还有溪鳗、沙鳅、石鸡、山龟、清水螺、菱角、野荸荠等美味, 不过生态保护理念如今深入人心,河流有河长,山林有护林员,乡亲们也比较自觉。

图源/临安文旅发布

秋天是浙西山里最出彩的季节,松树、杉树和杂木林中,散布的枫树、乌桕、银杏、楸树等落叶乔木,给每一座山岭都泼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绚烂又自信。 藏在山里的野果们总是如约而至,从不让人失望。而那些山里水里的活物们,能自在安闲生长,尤其让人高兴。

自然与人类最合适的状态是和谐共生,人不负自然,自然也不会负人。

打板栗、摘野果

……

这些活动

不仅是人们

迎接秋天的仪式感体现

更是大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

你最近有没有上山

打板栗、捡野果呢?

而从今天开始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在杭州举办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你又有哪些感想呢?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