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江州镇:政企共建添活力 民族团结绽芳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20:13 1

摘要:近年来,江州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广西特战(崇左)训练保障基地为重要载体和独特窗口,创新工作思路,整合本土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政企共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丰富文化互动、优化服务保障,倾力打造政企合作、携手同心的

近年来,江州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广西特战(崇左)训练保障基地为重要载体和独特窗口,创新工作思路,整合本土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政企共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丰富文化互动、优化服务保障,倾力打造政企合作、携手同心的民族团结精神家园,绘就了一幅地方与企业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生动画卷。

打造“思想熔炉”,筑牢民族团结“压舱石”

江州镇将基地作为深化民族团结、促进政企融合的关键阵地,着力构建“政企团结一家亲”的思想体系。镇党委与基地党组织紧密协作,以共建“精神家园”为抓手,系统规划宣传阵地。在基地内外、周边村屯,通过设立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国防教育展板、政企团结文化墙,生动展示基地与各族群众及各族群众之间互助合作的感人故事,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积极探索“红色教育+民族团结”宣教新模式,利用专题讲座、体验活动、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基地教官代表走进校园、村屯讲述发展历程、分享各民族团结奋斗事迹;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各族群众、青少年学生走进基地参观研学,感受基地优良作风,接受红色教育和民族团结精神洗礼。不断强化各族群众、青少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创新“浸润教育”,搭建文化交融“连心桥”

江州镇立足特战基地资源优势,创新打造“基地+特色教育”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国防教育全过程。精心开发出一系列沉浸式国防教育体验课程。各族群众在体验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向心力。在特色课程基础上,基地高度重视受众差异性,针对青少年、企业职工、村民等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量身定制分众化教育方案。例如开展暑期夏令营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场景化+实践”沉浸体验,推出“营地+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等,通过实地参观、互动研讨和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深化“五个认同”。

今年以来,基地已成功开展特色国防教育活动18场,累计吸引8600余名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示范效应和良性循环机制,有效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的广泛传播和深度实践。

构建“三维矩阵”,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江州镇创新推行“点线面”三维联动模式,以特战基地为核心支点,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平台。在“点”上,完善基地功能,建设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致力打造崇左市郊企地合作“金名片”。在“线”上,整合基地与周边企业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发展历程+城市合作+社区治理+青年成长”四位一体的精品研学路线。在“面”上,开展企情教育进校园、进村屯活动,组织企业代表与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2025年以来已开展相关活动12场,培训各族群众4200人次。

江州镇以特战基地为纽带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绘就各族群众同心筑梦的美好图景。思想根基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多层次宣传教育活动走进村寨、深入企业,从“五个认同”主题宣讲到红色故事分享,让共同理想信念融入日常、扎根人心。团结氛围在互动交融中变得更加浓厚,真正实现精神家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下一步,江州镇将继续深化与广西特战(崇左)训练保障基地的共建共融,不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载体方式,丰富内涵特色,持续用心用情用力筑好民族团结精神家园,共叙政企团结深厚情谊,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政企合作、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贡献江州力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