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摘袋后的那些事儿:避开这些坑,果子卖高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8:46 1

摘要:又到了苹果摘袋的关键时期,这一步操作直接关系到苹果的品质和最终的收益。然而,不少果农在苹果摘袋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苦痘病频发、果实上色不佳等。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唠一唠苹果摘袋后的管理要点,帮助大家避开这些“坑”,让果子卖上高价。

又到了苹果摘袋的关键时期,这一步操作直接关系到苹果的品质和最终的收益。然而,不少果农在苹果摘袋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苦痘病频发、果实上色不佳等。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唠一唠苹果摘袋后的管理要点,帮助大家避开这些“坑”,让果子卖上高价。

很多果农发现,苹果个头越大,越容易得苦痘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钙元素供应不足。苹果在快速膨大过程中,对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钙在树体内的移动性较差,难以快速、大量地运输到果实中。个头大的苹果生长速度快,对钙的争夺更为激烈,就更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从而引发苦痘病。

此外,施肥不合理也是导致苦痘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偏施氮肥会使果实生长过快,进一步加剧钙的缺乏。同时,土壤板结、根系活力差等因素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和运输。

想要预防苦痘病,补钙是关键。在套袋前,就要开始多次喷施钙肥,比如氨基酸钙、氯化钙等,一般在花后2 - 3周开始,每隔10 - 15天喷一次,连续3 - 4次。同时,要注重有机肥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钙的有效性。另外,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平衡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比例,避免果实生长过旺。

苹果摘袋后,发白是正常现象,后续经过光照会逐渐上色。但如果出现“绿头”“大绿头”,那就说明脱绿不彻底,会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果园郁闭、枝叶过于繁茂是导致果实上色不佳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摘袋前,要进行合理修剪,疏除遮光枝、过密枝,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让果实充分接受光照。同时,铺设反光膜也是促进果实上色的有效方法。在苹果摘袋后,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能将阳光反射到果实的背阴面,使果实全面上色,色泽更加均匀鲜艳。

此外,果实上色还与温度、水分等因素有关。在果实上色期,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花青素的合成。同时,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度干旱或积水,否则也会影响果实上色。

虽然很多果农习惯在套袋前打药,认为摘袋后不用再打药,但实际上,摘袋后的苹果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轮纹病、蚜虫、红蜘蛛等。

为了预防病虫害,在摘袋后要及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选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以及吡虫啉、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喷施时要注意均匀周到,尤其是果实的各个部位都要喷到,确保防治效果。

另外,要及时清理果园内的病叶、病果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定期巡查果园,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扩散。

苹果摘袋后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只要大家掌握好这些管理要点,避开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就一定能收获高品质、高产量的苹果,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苹果种植管理 #苹果摘袋技巧 #果实病害防治 #苹果上色方法 #果树种植经验

来源:老张的地头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