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要换冰箱,昨晚我特地去了南通市区最有名的商业街——南大街。
人啊人,去哪儿了,咋不见人影?
家里要换冰箱,昨晚我特地去了南通市区最有名的商业街——南大街。
昨天还是周末呢,晚上7点半左右。
走进文峰大世界、苏宁、京东好几家实体店,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街上冷冷清清,商场里也没几个人,这和我想象中的热闹完全不一样。
难见人影
搁在十年前,这地方晚上八九点还是人挤人,现在却安静得让人不习惯。
南通人都去哪儿了?
我一边逛一边琢磨。
首先想到的是在家辅导孩子。南通是教育之乡,家长对学习抓得紧,晚上可能都在家辅导作业。
想想也是,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都不敢放松。孩子写作业,大人陪着,自然就没空逛街了。
但这好像也不是全部原因,毕竟以前孩子也要学习,街上却还是热闹的。
又想到健身。
南通人爱运动可不是吹的,文峰公园、学田公园、虹桥公园,晚上跳舞的、打球的、散步的,确实不少。
学田公园内健身的人倒是不少
但这几年一直这样,也不至于突然把商业街抽空吧?
再说足球,南通支云。苏超南通队近来来挺火,但这两天也没比赛啊。
是在饭店相聚喝酒?也不对啊。
饭店近来门可罗雀,哪有多少人影?
想来想去,最后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是不是都在家刷手机呢?
这想法一开始觉得有点夸张,但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
现在买东西,手指点一点,手机下单,第二天就送到家。
冰箱这种大件,网上比价方便,款式多,还经常有活动,何必专门跑一趟实体店?
就连我自己,虽然去了商场,最后还是打开手机查了查价格,果然网上更便宜。
不只是购物方式变了,娱乐方式也变了。
以前晚上没事,一家人逛商场,既消食又开心。
现在呢?短视频、直播、电视剧,什么都能在手机上看。
朋友聊天、打游戏,也都不用出门。
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现在也有的跟着直播跳了。
南大街的变化,其实不只是南通一个地方的现象。
很多城市的传统商业街都在慢慢冷清。
文峰大世界内也看不到什么人
但让人感慨的是,这种变化背后,是咱们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
以前,晚上去南大街是挺开心的事。
灯光亮起来,八仙城那边小贩吆喝,商场里人来人往,那种热闹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街还是那条街,但感觉不一样了。
不是说现在不好,只是时代变了。
其实街上人少,不代表南通人不出门了。
只是他们去了别的地方——新开的综合体(比如万象城)、特色街区、社区活动中心。
或者他们选择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晚上去运动、去散步,而不是单纯地逛街购物。
再说,街上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
停车方便了,逛街不挤了,服务员态度更好了。
昨晚我在商场里试冰箱,销售员特别耐心,仔细介绍功能,还主动送赠品。
这要是放在以前人多的时候,可能就没这个待遇了。
南大街京东店内门可罗雀
南大街不会消失,但它需要适应新的时代。
说到底,一个城市的活力不在于某条街上人多不多,而在于人们生活得怎么样。
南通人现在晚上可能不在南大街,但他们可能在公园锻炼身体,在社区中心参加活动,或者在家陪伴家人——这些同样是有质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许多小区亮着温暖的灯光。
忽然明白,也许这就是进步:我们不再需要挤在同一个地方寻找热闹和快乐,而是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中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南大街安静了,但南通人的夜晚,依然丰富多彩。
来源:哈哈禾1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