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长春发现大秘密,美国空军梦想中的战法,已经被我们实现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8:20 1

摘要:在长春航展上,中航工业反复播放一段视频。歼20S、也就是双座型的歼20如何指挥无人机作战,摧毁敌方预警机。画面上出现的无人机并不是那种简单的自杀型号,而是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无人机,这段视频意味着中国不但已经实现了美国空军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架构。而且这样的

在长春航展上,中航工业反复播放一段视频。歼20S、也就是双座型的歼20如何指挥无人机作战,摧毁敌方预警机。画面上出现的无人机并不是那种简单的自杀型号,而是能够携带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无人机,这段视频意味着中国不但已经实现了美国空军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架构。而且这样的技术已经算作“不够先进,可以展示”了。

【长春航展上的歼20协同作战画面】

所谓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美国空军近些年鼓吹的一个理念。因为现代超视距空战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来说,风险一天比一天大。他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对方的战斗机,还要考虑超远射程的地对空导弹,比如俄罗斯的S400地对空导弹射程可以达到400公里,超过了目前所有性能已公开空对空导弹的射程。中国在隐身战斗机方面的技术突破也让F22或者F35加上AIM120D的无敌战法褪去了光芒。歼20的隐身效果,比F22或者F35都好,完全可以促进到自己的世界内,发射导弹把对手击落,而这个时候F22还没有看到歼20。

想要应付这样的局面,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就是派无人战斗机前出。无人机如果先一步发现了歼20,就可以先发制人把对手击落。如果无人机遭到了击落,那么歼20就会暴露自己,让F22能够有所动作。

无人机机还可以用来突入地对空导弹严密防守的战区,破坏雷达、导弹发射装置和其他高价值目标,就算没有取得成功也不会损失飞行员。

这样的理想听起来很美好,美国空军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另外,绝大多数潜在对手其实并不需要如此高端的战法,F35足够压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防空系统了,哪怕是S400也在乌克兰战争当中证明自己没有俄罗斯出口商描述的那么强大。

所以,美国军火商按照过去的节奏,一边吹牛一边慢条斯理地推动着型号,确定了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和安杜尼尔公司的YFQ44A这两个原型。到了2025年的八九月份, YFQ42A才刚刚首飞,YFQ44A还在ppt上。

9月3日的中国胜利日阅兵给了美国空军当头一棒。解放军不但展示了与YFQ42A、 44A同一个代次的两种作战无人机,还推出了两种领先一代的第6代作战无人机。也就是说在这场龟兔赛跑当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经远远地跑在了前面。然而角色却完全反了过来,中国是不睡觉的兔子,美国却是老打瞌睡的乌龟。

【中国的五代(远景)和六代(近景)CCA无人机】

即使国防部发言人已经强调,受阅型号都是从现役部队当中抽调的,部分国外媒体依然怀疑,解放军所展示的这些无人系统是模型,最多是原型机。那么这次长春航展出现的视频就再一次证明,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协同作战无人机这个问题上,早已经形成了战斗力。不但型号可以拿出来受阅,具体作战方式也可以公开舆论展示。按照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的一般保密原则,一种武器装备如果到了能够公开展示的程度,那么更先进的一代应当已经定型,正在准备服役,还有领先一代的型号正在研制当中。

中国能在协同作战无人机方面取得这么大的领先优势,和双座型歼20S的存在是分不开的。如果战斗机的驾驶舱里只有一名飞行员,那么他又要控制飞机,又要准备空战或者对地攻击,要防备对手的偷袭,还要控制无人机,工作量异常繁重,对人工智能提出了超标的要求。所以美国空军在F22或者F35的基础上很难把这套系统搞出来,也是情理之中的。

如果增加一名后座飞行员,他就可以脱离操纵飞机的任务,专心致志指挥和控制无人机,那么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架构就更容易实现了。这就是歼20S的意义所在。其实要是美国空军拥有一种双座的第5代战斗机,它的有无人协同作战研制也不会这么拖沓。可F22的战斗机生产线早已关闭,不可能再改造出双座型号来。 F35尺寸不够,从架构上就决定了没有改为双座的可能性。如果要把前机身拉长来容纳第2名飞行员,就要把总体设计推翻重来,相当于研制一种新飞机了。

【双座歼20S】

所以即使YFQ42A已经首飞,美国人距离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恐怕还是相当远的。能不能最终实现,人们也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空军只能羡慕地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歼20S带着精锐6代无人机飞行。西太平洋的大气层恐怕已经不属于美国空军了。

来源:张帅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