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织就致富路 木棉红映福赖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7:45 1

摘要:南疆金秋,硕果压枝。在广西崇左天等县上映乡福赖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连绵的藤架缀满饱满圆润的果实,农户们穿梭其间,采摘、装筐,笑语声声。今年,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迎来了百香果大丰收——全村种植面积100余亩,总产量突破10万斤,产值高达50余万元。一颗颗紫红金黄

南疆金秋,硕果压枝。在广西崇左天等县上映乡福赖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连绵的藤架缀满饱满圆润的果实,农户们穿梭其间,采摘、装筐,笑语声声。今年,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迎来了百香果大丰收——全村种植面积100余亩,总产量突破10万斤,产值高达50余万元。一颗颗紫红金黄的百香果,成为村民口中的“致富金果”,也映照广西崇左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崇左烟草”)以党建为笔、以产业为墨,绘就乡村振兴壮美图景的坚实足迹。

驻村队员带领村民采摘百香果。雷琪敏摄

从“空壳村”到“产业村”,党建引领指明路

福赖村曾是一个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产业单一、基础薄弱,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村里没产业,百姓没信心。”回忆起几年前的情境,崇左烟草派驻福赖村驻村第一书记仍感慨不已。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崇左烟草坚决扛起国企责任,以“南疆木棉红”党建品牌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帮扶。2021年以来,全市烟草系统累计派出3名驻村第一书记、7名工作队员,投入帮扶资金68.5万元,聚焦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两大目标,推动福赖村走上转型之路。

“农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党建。”崇左烟草主要负责人吴进福表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党建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带头试验种植、联系专家培训,逐步打消村民顾虑。“看见党员带头干,我们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黄大姐笑着说。

“一村多品”精准布局,小百香果成“大引擎”

在深入调研福赖村气候土壤条件后,崇左烟草决定聚焦“双增目标”——增集体收入、增农民收入,推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公司累计投入40余万元,逐步构建起以百香果为核心,延伸甘蔗、山油茶、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的“一村多品”矩阵。

“百香果产量高、收益快,适合庭院经济和规模种植结合”,驻村队员蒙富春介绍。从选苗、种植到防虫、采收,崇左烟草联合农业部门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并帮助打造“福赖百香果”品牌,推动绿色种植标准落地。 2025年,全村百香果种植面积扩至100余亩,预计总产量10万斤。通过订单农业、电商直销、企业团购等多元渠道,产品远销南宁、广州等地,亩均收益超5000元。同时,配套建设的腊肉加工厂、米酒工坊、饲料厂等村办企业也同步发展,形成产业链内循环,进一步降本增效。

果藤之下,驻村书记与村民同享丰收喜悦。雷琪敏摄

数据见证蜕变,乡村迎来“幸福蝶变”

产业兴,则乡村兴。自2021年以来,福赖村集体经济从当初零收入的“空壳村”,到2024年集体收入突破52.2万元,再到2025年仅百香果一项就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并创造60个就业岗位,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蝶变”。

村民农大哥欣喜地表示:“以前在广东打工,如今回村种植百香果,不仅收入更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曾经荒芜的山坡,如今已是果藤蔓延、畜禽成群,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文化广场相继建成,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既靠产业,也靠人才。崇左烟草在福赖村创新设立“南疆木棉红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累计选派42人次的青年员工和新进大学生驻村锻炼。深入田间参与劳动,更带来新媒体营销、标准化管理等新理念,通过直播带货、包装设计,让百香果等土特产成为“网红商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也定期开展助农活动,采收季节,一抹抹“红马甲”穿梭于绿藤之间,成为丰收田野中亮丽的风景。“与其说我们是来帮扶,不如说乡村给了我们成长的课堂”,崇左烟草驻村锻炼青年员工雷琪敏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

驻村队开展助农直播。雷琪敏摄

百香果的丰收,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增收,更验证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崇左烟草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聚焦、人才下沉,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面对未来,福赖村第一书记李而堂信心满满:“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深加工,开发果浆、果脯等产品,真正让百香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黄金产业’。”

木棉红遍南疆,果香沁润心田,在党建的引领和多方力量的共同耕耘下,福赖村正朝着更具活力、更富内涵的乡村振兴新阶段稳步迈进。(雷蕾、雷琪敏)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