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津县白马湖镇:引雁归巢促振兴 人才返乡结“金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8 19:25 1

摘要:“归雁”变为“领头雁”,“外来客”成为“新村民”,村支书成了“直播达人”……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背景下,夏津县白马湖镇用乡土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归雁”变为“领头雁”,“外来客”成为“新村民”,村支书成了“直播达人”……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背景下,夏津县白马湖镇用乡土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一、聚焦产业赋能,打造“共富工坊”家门口就业平台

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业”理念,通过搭建特色工坊载体,激活乡村闲置劳动力资源。一是盘活传统技艺。依托本地祁庄村石磨面粉、白辛村手工坠面等传统技艺,引导返乡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工坊6处,吸纳80余名村民参与生产,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二是承接产业转移拓渠道。依托花园村制衣外贸渠道,在闲散厂房成立了制衣工坊,搭建“公司接单+工坊制衣”新模式,为贫困、宝妈等女性群体提供创业就业机会。5间制衣家庭作坊带动230名留守妇女就业,达成“车间进村、岗位到户”。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效能。建立“企业订单+工坊接单+村民做单”三级培训体系,开展缝纫、质检等专项技能培训15场次,培育熟练技工160人,推动工坊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

二、深耕特色农业,构建“一村一品”体系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能人领办、村企联建等方式,推动特色种养业提质增效。一是做强优势单品。在夏津县白马湖镇郭庄村试点“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红色技术员+养殖户”的发展模式,由返乡农业专家牵头发展生态大鹅养殖,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达20万羽。二是探索特色种植。充分发挥在外能人技术、资源优势,引导返乡创业人才在马堤村试点牛蒡特色种植项目,引进高附加值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建成100亩示范基地。三是打造特色品牌。通过能人资源对接专业机构,打造夏津县白马湖镇特色反季节大葱品牌,形成生产链、加工链、销售链为一体的运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两个村庄的大葱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带动村内就业80余人次。

三、凝聚能人力量,创新“公益反哺”乡村治理模式

注重发挥能人示范效应,引导在外能人参与公益事业建设。一是设立公益基金强保障。发动200余名在外能人成立公益基金,助力乡村发展。二是建设幸福食堂优服务。在多村建设村级幸福食堂,以“幸福食堂”为载体,将养老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夏津县白马湖镇通过广泛发动爱心人士、在外能人,捐资捐物,让孝老敬老蔚然成风,构建可持续运行的公益链条。三是弘扬文明乡风促和谐。结合公益项目实施,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孝德家庭”评选活动,组织“敬老孝老 爱在重阳”系列孝善活动,传承尊老敬老美德,推动形成文明和谐新风尚,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通讯员:刘亚男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