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为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不动产全产业链逐步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聚焦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增长动能的“新引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为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战略落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长期跟踪房地产行业数据机构“观点指数”分析,以华润置地、万达商管集团、京东产发、恒隆地产、凯德集团、龙湖集团、普洛斯ASP、深圳湾科技、越秀地产、中国海外发展为代表的企业数字化能力表现出色,在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和构建生态等方面较为突出,其中科技是当中的关键驱动力。
华润置地持续助力“运营数字化、生产科技化、空间智慧化、数据资产化和绿色低碳化”建设,数字化生产运营系统更加集约高效,BIM、群智能等重点技术应用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赋能主业发展更加有力。
旗下商管航道围绕智慧商场建设,重塑门店管理系统,通过贯通七个核心系统,显著提高业务全链条工作及经营决策效率。物业航道聚焦生产智数化建设,推广落地停车平台,完成物业装修增值服务、租售业务、公区多经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专注一线岗位作业在线及客户服务在线持续优化朝昔能力;依托朝昔平台,扩展城市空间多业态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服务交付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5月,华润置地还与华为终端签署全屋智能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发挥各自在行业内的资源、技术优势,在全屋智能业务及商业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物业管理及综合体建筑等其他相关领域探索更多合作。
华润置地科创与智数部副总经理陈振连上周在2025观点数字未来发展大会上,以购物中心为落脚点,拆解如何实现绿色与智慧。“建设购物中心是项复杂的工程,同时,对购物中心进行智慧化控制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在他看来,购物中心里面有很多跟人们日常体验直接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其他的场景建设,都要求空间智慧化,尤其是在开发建设阶段必须预埋,必须标准化建设节能、绿色相关的内容。
陈振连提到,华润置地在过去一段时间做了新的产品,实现集成化管理购物中心各种各样的设备、设施和空间。“我们通过数字孪生把所有的设备、子系统全部打通,集成到一个平台上,用我们自己的IoT平台把设备连起来,在上层打造了万象云的产品,实现设备的连接、空间的管理和日常运营。”
房企探索全屋智能
现在,来自生态伙伴的技术赋能与经验共享,助力企业突破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瓶颈,迈向智能化升级的新道路。随着全屋智能产业链正不断延伸,目前已有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涉猎,包括华为、小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科技企业,也包括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家电企业。除上述华润置地外,多家房企已联手科技公司探索全屋智能,其中与华为的合作最为频繁,2024年以来华为与保利发展、金基集团、远洋华南、中交城投、绿城浙江、华发股份、联发集团、越秀地产、万科等企业在全屋智能领域合作。
保利发展于2024年10月12日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不仅涵盖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控制等方面,还深入到社区管理、物业服务、智慧车行等领域,将共同推动全屋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造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华发股份叠加华为可扩展鸿蒙生态系统科技优势,围绕生活、健康、安防三方面,采用高稳定的PLC有线技术,实现20项技术配置,支持2200+主流品牌的智能产品接入,为用户带来全面、丰富、便捷、可靠的智慧生活场景体验。
在智能家居领域,根据华发股份微信公众号资料,华发通过数字家庭控制平台,联动玄关、客餐厅、卧室、厨房等11个功能空间的9大类智能设备,实现回家、离家、工作、学习、娱乐、烹饪、睡眠、起床等36个智慧生活场景,把居住空间通过智能化手段延伸成为能够根据居住者即时需求灵活变化的“生命空间”,全方位提供情绪价值。
但目前,全屋智能仍在起步阶段,市场上成熟的全屋智能项目并不多见,头部房企的全屋智能模型也才刚刚成型。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协议不互通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割裂,增加了用户使用成本;同时,完全集成的智能家居系统总成本仍较高,安装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潜在采用者设置了阻碍。
华为认为,一个好的全屋智能应具备:稳定性、易安装、易用性、高级感、灵活性、低成本和生命周期保障等七大要素。越秀地产还提出,智能家居不是智能炫技,而是开放生态,一是连接,开放生态,让空间更高效对接设备;二则是空间服务,让科技便利进入家里,更好地服务生活。
迈向智慧化新境
如何将理论落地始终是具有真正意义的讨论,在AI的时代,则是要将相关的新技术融进企业实务中。
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解决方案总监余倬表示,“按照我们自己来说,要围绕着企业BI生产业务流,从投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建造、运营服务、物业管理,到每个地方找基本的逻辑。”
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围绕DeepSeek在做一些事情。但结合华为的人工智能实践来看,发展AI首先要将其作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公司内生力量来推动。此外还要有数据基础,“数据和AI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无法开发对应的行业AI能力。”余倬强调,高质量的数据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以前很多企业没有高质量数据的时候,觉得数据没用途。但是现在的(AI)发展倒逼很多企业做高质量数据,做数据治理和数据优化。
站在新的起点,华为、金蝶、科大讯飞、商汤科技、腾讯云、万物云、新华三集团、千丁数科、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等企业表现卓越,科技服务商认为AI大模型、数字化会给不动产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金蝶中国建筑房地产行业事业部总经理颜琼认为,AI能够从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重塑企业管理。他表示,“运营层面,过去是基于流程的自动化,未来可能会基于数据的智能化。”
业务模式创新方面,现在传统的模式B2B、B2C未来可能会转化成基于AI的商业模式,陆续会出现A2A、A2C,A就代表智能体。颜琼判断,对于管理会发生变化,过去基于经验决策,未来会基于智能决策。
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到新兴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产业运营等,科技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打开了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普洛斯ASP副总裁、首席信息官黄璟认为,AI大模型单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需要延续到企业的数字化一起来谈。
他指出:“今天我们在谈AI大模型的时候,本质上对大家都是一个机会,因为在现在的历史阶段,它把很多公司的技术鸿沟拉平了,让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做新的竞争。”在这个时候,考验大家的就是各个公司对自己业务的理解,基于对业务、对创新的理解,谁在这个时候创新做得更好,谁就占据了接下来商业的先机。
万达商管集团通过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研发了300多个AI及数据模型,打造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租赁服务B2B平台——万达智慧商业平台,并已更新至2.0版本,创新推出了数字万达广场,立体展示了500多座万达广场的全貌,贯穿选址、租铺、开店、经营四大场景。
资料显示,目前万达智慧商业平台已上线16万个铺位,实现铺位信息公开透明展示。全国2000位招商人员,在平台300万次品牌挖掘能力加持下,招商合同闭合时间从原来的28天缩减至18天。2024年,平台智能分配资源,助力珠海万达商管西区落位3971个品牌,其中1386个为首进品牌。数字化招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成效显著。
京东产发定位是以智能产业园建设与运营为基础的服务商,发展过程中贯穿着科技驱动、绿色发展的经营理念。截至目前,其已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资产数量超过260个,园区管理建筑面积超过2600万平方米。
依托背后强大的京东生态系统,京东产发与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兄弟”紧密协同,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中,京东科技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京东产发园区的智能化管理、供应链体系打造进行了深度赋能。
以其金字招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为例,可实现货物的智能化存储、分拣与配送。仓库内,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系统协同作业,货物的出入库效率比传统仓储提升3倍以上,库存准确率高达99.9%,为电商、物流等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支撑。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关于“好房子”的探讨一直在持续。近期以来,更有多地明确指出,要增加“好房子”的供给。新的发展趋势下,AI如何与之结合?中海科技副总经理余祥鑫结合企业的具体实践分享说,要实现“好房子”,有三个方面,即空间的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未来应该是服务的智能化,以及高度集成化。”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比较火,未来的房子发展会跟智能汽车一样。余祥鑫表示:“未来我们的房子墙面上会有很多开关面板,电器也有很多,一个屏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一个机器人能够实现很多功能。”
专业从事房地产企业、市场和客户调查的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购房者的数字化使用习惯和多元化的购房需求、线上直播的爆发性增长,房企聚焦线上线下营销一体化,强化获客和转化效率,线上更加贴近案场以场景化模糊线上线下边界,线下强化案场转化将品质感落实到每一处细节,通过加强数据分析将流量实际转化为销售。部分龙头企业已经通过营销系统改革,重构组织架构与职能,构建全渠道营销体系,从而在行业筑底阶段获得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深化,数字化转型将继续引领各行业迈向新高度。
澎湃新闻记者 陈贇
来源:米西说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