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号张继科在直播里跟球迷唠技术,有人发弹幕问“现在反手里谁最厉害”。他盯着屏幕愣了半秒,忽然笑出声:“反手体系里,樊振东肯定算一个,毋庸置疑。”话刚说完,评论区立刻刷起“科胖友谊YYDS”。
“反手体系里面,我说实话,樊振东肯定算一个,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张继科最近直播时的回答,起因是球迷追着问“现在反手里谁打的最好”。
9月20号张继科在直播里跟球迷唠技术,有人发弹幕问“现在反手里谁最厉害”。他盯着屏幕愣了半秒,忽然笑出声:“反手体系里,樊振东肯定算一个,毋庸置疑。”话刚说完,评论区立刻刷起“科胖友谊YYDS”。
时间倒回2013年巴黎世乒赛,16岁的樊振东第一次跟张继科交手。那时候樊振东的反手已经有模有样,但总差着点“狠劲”。张继科赢了比赛后没走,拽着他坐在场边的台阶上,从握拍的角度讲到发力的时机,从应对弧圈球的旋转讲到比赛里的心态,连自己当年练反手磨破手的事儿都说了。“那孩子眼神亮得很,我就知道他能成”,后来张继科在采访里提过。
方博2018年在《乒乓世界》里说过,乒乓主力之间很少有“掏心窝子”的,大家都是竞争对手,梦想都是“踩”着对方往上走。可张继科偏不,那几年只要有时间,就拉着樊振东加练,把自己打世乒赛、奥运会的经验翻来覆去讲。樊振东也乖,每次都拿着小本本记,连张继科说“反手要沉肩”这种细节都不放过。
直播后有球迷翻出2019年樊振东的采访,那时候他刚拿世乒赛冠军,说“没有科哥的指导,我可能要走三年弯路”。最近还有记者拍到,张继科去看樊振东训练,两个人站在球台边聊了半小时,张继科一边说一边比划,樊振东一边点头一边记,活像当年的小徒弟。
还有国乒的队员爆料,张继科偶尔会给樊振东发消息,问他最近训练怎么样,反手有没有遇到瓶颈。樊振东回消息也快,有时候会拍段训练视频发过去,张继科立刻就回:“这个球的旋转不够,再加点手腕的力量。”
直播里有个细节,张继科提到樊振东的时候,眼睛都在笑:“小胖现在的反手,比我当年还稳,我当年打比赛容易急,他比我沉得住气。”评论区里,有个老球迷说:“当年看继科打比赛,觉得他是‘孤胆英雄’;现在看他夸小胖,才知道他是‘传承者’。”
我翻了翻2013年世乒赛的技术统计,那场比赛樊振东的反手得分率是48%,张继科是56%。赛后张继科跟樊振东说:“你的反手力量够,但节奏不对,比如打我反手的时候,你应该慢半拍,等我先动,再变线。”后来樊振东调整了节奏,反手得分率在2015年世乒赛上达到了62%,比张继科当年还高。
还有张继科说的“反手体系”,其实是指“从发球到衔接,从进攻到防守的一整套技术”。比如张继科的反手体系是“发球→反手拧拉→连续进攻”,樊振东的反手体系是“发球→反手摆短→寻找机会进攻”,比张继科的更“稳”,更适合现代乒乓球的“慢节奏”。
方博2018年说的“主力不会交心”,其实是有背景的。那时候国乒的竞争特别激烈,每个主力都想拿奥运会名额,所以大家都藏着点“小秘密”。可张继科不一样,他说:“我当年拿大满贯,是因为有王皓、马琳帮我;现在樊振东要拿大满贯,我也得帮他,国乒的荣誉不是某一个人的,是大家的。”
看了他俩的故事,我特别想跟大家说:“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张继科没有因为樊振东是竞争对手就藏着掖着,反而把自己的本事全教给了他;樊振东也没有因为成了大满贯就忘了当年的帮助,反而一直记着恩。这种“传承”,才是国乒最厉害的“秘密武器”。
其实不管是在体育圈还是职场,这种“前人带后人”的劲儿都特别重要。比如职场里,老员工多教新人点经验,新人多学点本事,整个团队才能越来越强。要是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超过自己,那才是真的“输”了,输的不是能力是格局。
还有他俩的友谊也让人羡慕,从对手到“亦师亦友”,没有勾心斗角,只有互相肯定。现在好多人觉得“同行是冤家”,可他俩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友谊,是看着对方变好,自己也跟着开心。
来源:天天看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