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中国车企在一个人口不足1700万、年汽车销量不到10万辆的东南亚国家建厂,这不是冒险,而是一盘精心布局的全球棋局。
一家中国车企在一个人口不足1700万、年汽车销量不到10万辆的东南亚国家建厂,这不是冒险,而是一盘精心布局的全球棋局。
9月19日,广汽国际与柬埔寨合作伙伴TH集团在金边签署KD工厂合作协议。这个位于磅清扬省、投资1900万美元的工厂背后,不仅是一个年产能1.5万台的汽车制造基地,更是中国汽车品牌从“卖车”到“造车”出海模式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01 金边之举:广汽的柬埔寨野心
签约仪式上,大佬云集。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投资委员会秘书长谢无敌、中国驻柬埔寨公使衔参赞钟洁、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郁俊等重量级人物全部到场。
这场合不像简单的商业合作,更透着几分外交场合的郑重。
谢无敌在致辞中直言不讳:“汽车产业是CDC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这话背后是柬埔寨对提升工业能力的渴望,不再满足于做永远的产品输入国。
广汽自2019年与TH集团合作以来,已在柬埔寨导入多款车型。预计2025年销量将超2000辆,有望成为当地第一的中国汽车品牌。
02 工厂蓝图:不止四条组装线
磅清扬省这座规划中的工厂,距离金边约70公里。按照广汽的标准建设,总投资约1900万美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
工厂计划设立4条组装线,年产能可达1.5万台,预计2025年12月竣工,2026年1月正式启动量产。
这不仅是组装车辆,广汽要通过本地化生产为柬埔寨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助力当地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和技术能力提升。
03 战略升级:从卖车到建厂的跨越
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正在从“卖车出海”迈向“建厂落地”。广汽在柬埔寨设厂,是其全球推进ONE GAC 2.0战略、深化“一个本地化”的关键举措。
TH集团总经理Norm Hav表示:“8月底TH汽车制造已正式获得合格投资项目许可证”。这句话背后是柬埔寨政府对这一项目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本地化生产带来的是更高性价比和更快响应速度。这意味着柬埔寨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钱买到更好的车,而广汽则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大优势。
04 挑战与机遇:小市场的大棋局
柬埔寨市场本身体量有限,全年新车销量不足10万辆。广汽这座工厂年产能1.5万辆,远超目前2000辆的年销量。
这种“超前投资”背后是怎样的战略思考?
答案可能在谢无敌秘书长的话中:“未来将鼓励项目向零部件制造和出口延伸,依托东盟区位和RCEP自贸协定优势,拓展更广阔的区域市场”。
广汽不是在为一个小国家建厂,而是以柬埔寨为桥头堡,瞄准整个东南亚市场。
05 中国车企出海:从贸易到投资的时代变迁
广汽柬埔寨KD工厂标志着中国汽车出海模式的根本转变:从单纯出口到本地化生产。
这种转型背后,既有成本与关税压力,也有各国对本地制造、就业和技术转移的硬性要求。
中国驻柬埔寨公使衔参赞钟洁指出,广汽在柬埔寨建设汽车组装厂,“是中柬务实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一家工厂的落成”。
在柬埔寨打造区域制造中心,借助R协定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这盘棋下得高明。
柬埔寨街头,未来或许会出现更多挂着广汽标志的汽车。
但它们不再是从中国运来的“进口产品”,而是在磅清扬省广汽工厂诞生的“本地制造”。
中国车企走出去,不再只是销售车辆,更是在异国他乡播下工业的火种。广汽的柬埔寨工厂预计将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并为本地培养技术工人。
那座距离金边70公里的工厂,承载的不仅是中国汽车的出海梦,还有一个国家工业转型的渴望。
来源:小海要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