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制到美联储:一张图看懂中美文明进化的核心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6:29 1

摘要:这话我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拿美国体制跟中国历史对照才发现,现在被吹成“民主灯塔”的美国,放在中国历史里居然差不多是春秋到秦汉的水平,差着整整两千年。

有人说,中华文明最牛的“黑科技”不是四大发明,是几千年练出来的“中央集权终极形态”。

这话我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拿美国体制跟中国历史对照才发现,现在被吹成“民主灯塔”的美国,放在中国历史里居然差不多是春秋到秦汉的水平,差着整整两千年。

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权力慢慢往下放、阶层能不断动的集权进化史,前后走了五步。

第一步是春秋战国,那时候诸侯都是世袭的,知识全被贵族攥在手里,竹简太贵了,平民想读书?门儿都没有,只能老老实实种地。

诸侯们不仅有钱有地,还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律,周天子弱了,他们还敢去天子家门口阅兵问鼎,权力全靠血缘传。

后来到了秦汉魏晋,秦始皇改成郡县制,老贵族没了,但纸笔还是奢侈品,读书成本高,政权又被“世家大族”占了。

就像袁绍家“四世三公”,三国里那些豪强家族,当时流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血缘集团换了个形式继续掌权。

本来想这情况可能要持续好久,没想到隋唐搞了科举,想用考试代替推荐打破门阀。

不过改变没那么快,整个唐朝还是世家子弟当大官多,直到黄巢起义把世家大族扫了一遍,加上造纸术普及,书本便宜了,寒门子弟才真的有机会上台。

宋元明清的时候,活字印刷让书价大跌,科举也成熟了,民间宗族靠供孩子读书科考实现阶层跨越。

这时候中央集权到了顶峰,再也没有能跟中央叫板的超级世家,就是皇权和文官集团互相拉扯,不过代价是对外武力值下降。

到了现代更不一样,义务教育普及,高考、公务员考试全开放,不光从政,经商、科研这些行业都能让人跨越阶层。这种权力流动的程度,放在古代想都不敢想。

看完中国的进化,再看美国就有意思了,他们几乎把中国早期阶段复刻了一遍,还在往后退。

先说联邦制,美国各州跟咱们春秋时候的诸侯差不多,有自己的法律、税收,还有国民警卫队。

德州之前闹独立,支持率都快一半了,州长还经常跟总统公开互怼,这不就是周天子管不了诸侯的场面嘛。

从政方面更明显,美国想当官得有钱有人脉有家族背景,布什家族、克林顿家族、特朗普家族,政治资源代代传,普通人不靠资本或党派“举荐”根本玩不转,这跟中国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没两样。

我查过数据,现在美国国会议员里三分之一多都来自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都有6人当联邦议员,比中世纪欧洲贵族还夸张。

教育上美国也在搞垄断,大学学费死贵,好多年轻人毕业就背着助学贷款。

底层想靠教育翻身太难,精英家族靠遗产和资源垄断优质教育,就说哈佛大学,每年近30%的新生来自年收入5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还搞传承录取,优先要校友子女,没有关系根本进不去,这跟春秋战国贵族垄断竹简有啥区别?

更可怕的是金融寡头还在夺权,2020年美国大选花了140多亿美元,背后全是资本操控,高盛、摩根大通的高管还经常去白宫、财政部当差,直接定金融政策,这不是往权力垄断的路上越走越远嘛。

其实中美差距根源在三个地方,首先是文明底色不一样,中国是单一主体文明,“大一统”刻在基因里,就算分裂最后也能统一。

美国是移民拼盘,没共同的历史文化根基,只能靠“美国梦”撑着,现在好多人都不信这个了,2025年有个民调显示60%的美国人不认同国家认同,这样怎么能凝聚起来?

制度路径也差得远,中国靠科举实现知识平权,靠土地革命打破财富垄断,现在义务教育还保障机会公平。

美国却一直维护精英利益,教育改革越改越贵,奥巴马医改后保险公司股价翻了三倍,普通人保费却涨了不少,这样下去底层哪还有上升空间?

最关键的是自我革新能力,中国每个朝代都在前朝基础上改制度,从郡县制到科举再到内阁制,从没停过。

美国却陷在“政治正确”里,碰不了既得利益集团,稍微实在点的改革就被骂成“社会主义”,根本推进不了。

现在超过70%的美国人觉得国家走在错路上,可就是改不了,权力能不能流动决定文明有没有生命力。

中国靠高考,公考这些保持着权力流动,美国却在往世袭固化的死胡同里钻。

美联储说美国最富的1%家庭有全国32%的财富,最穷的50%才占2%,这样下去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美国想“再次伟大”,得像中国古代搞商鞅变法、科举制那样动真格改制度,可看现在美国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的样子,怕是很难。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不是两三百年能超越的,咱们有历史自信,但也得警惕,别重蹈宋明“对外软弱”的覆辙,怎么在保持内部流动性的同时增强外部竞争力,这才是现在该想的。

而美国的事也说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只有不断进化,停下脚步就会被历史淘汰。

来源:麦克阿瑟纪录片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