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红书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希望有这样一个logo,现在这个梦想我已经实现了。”网名叫“黑大帅哥”的刘先生说道。近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妈妈亲手缝制的耐克书包视频,没想到一下子火了,点赞量超过1000万。
妈妈一针一线缝出的NIKE标志,换来了品牌方的满分回应。
“这个红书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希望有这样一个logo,现在这个梦想我已经实现了。”网名叫“黑大帅哥”的刘先生说道。近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妈妈亲手缝制的耐克书包视频,没想到一下子火了,点赞量超过1000万。
更让人惊喜的是,耐克官方账号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要为妈妈准备一份礼物。9月20日晚,刘先生真的收到了耐克寄来的两箱礼物,立马更新了一条开箱视频,让网友们炸锅了。
01 暖心开箱:耐克的定制礼物,藏着多少贴心细节?
打开箱子,里面每样礼物都透着用心。两件球衣和一手写信已经够暖心了吧?信上那句“有些梦想,从妈妈的一针一线开始”,直接戳中无数网友泪点。
给妈妈的礼物更是绝了——两件衣服上竟然缝着和当年书包上一模一样的自制logo!这波“定制操作”让刘先生一家惊喜不已,直呼这是“专门送给妈妈的定制款”。
还有一个红色书包,和妈妈当年手作的款式特别像。刘先生笑着说,以后妈妈把她亲手设计的logo缝到这个新书包上,背出去就没人说是山寨货了。
02 品牌温度:耐克这波操作,为什么能赢得人心?
耐克这波操作可谓是“满分回应”。不仅送了服饰、跑鞋、袜子等全套装备,还特意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是孩子在世上最初也是最伟大的教练,给孩子勇敢去做的底气……”
这话说的,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温度”吗?一下子就把商业行为提升到了情感共鸣的层面。
网友们纷纷点赞:“这才是大品牌该有的格局”、“被耐克圈粉了”。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品牌好感度直线上升。
03 对比鲜明:网友为什么想起西贝?
耐克这一火,网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西贝餐饮。这对比可不是一星半点。
回想2023年,西贝涨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菜品价格涨了10%-20%,消费者吐槽性价比低,品牌方最开始却态度强硬,直到舆论压不住了才有所调整。
今年又有顾客反映菜量减少,官方回应却机械地强调“标准化出品,重量未变”,完全没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
还有那个“亲子套餐”争议,价格高得吓人,内容却普普通通,消费者吐槽是“收割智商税”,品牌方却只知道删评论,从不正面回应。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耐克是“先共情,再行动”,西贝却是“先辩解,再回避”,差距就在这儿了。
04 品牌启示:为什么“温度”成了竞争力?
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只看产品质量了,大家更在乎品牌是否“懂我”。耐克这次能圈粉无数,就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社交时代,信息透明得很。品牌的每一个回应都会被放大——冷漠会遭群嘲,真诚会得人心。耐克这次看似花了些成本,但赚到的是长期的客户忠诚和口碑传播。
而那些只顾短期利益的品牌,虽然省下了一点成本,却可能透支了多年积累的好感度,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今选择品牌,已经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观。消费者用支持投票,推动着商业世界向着更有温度的方向前进。
耐克收到的不仅是一位妈妈手缝的书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送出的也不仅是几件礼物,而是一次完美的品牌情感实践。
妈妈缝在书包上的每一针每一线,耐克用真诚和尊重作了回应——这大概就是商业世界最美好的双向奔赴。
来源:新世纪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