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2025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纪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6:04 1

摘要:以青春之名,赴奋斗之约。临近暑期,团市委发布了2025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选聘公告并积极宣传动员,经过审核选拔,最终184名优秀大学生(团队+个人)被录用。经过积极筹备,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参与突破了百人大关,是近年来实习人数最多、涉及单位最广的一次,进一步帮

2025年暑期大学生

实习实训活动纪实

实习实训

以青春之名,赴奋斗之约。临近暑期,团市委发布了2025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选聘公告并积极宣传动员,经过审核选拔,最终184名优秀大学生(团队+个人)被录用。经过积极筹备,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参与突破了百人大关,是近年来实习人数最多、涉及单位最广的一次,进一步帮助了大学生提升社会化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团队实践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常青树志愿服务队走进马兰地区,通过暑期课堂、墙绘创作、普通话推广及矿场参观等活动,以教赋能、以艺润乡。在暑期课堂上,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当地孩子们带来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辅导,还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墙绘创作活动中,大学生们用绚丽的色彩和创意的图案,为乡村的墙壁披上了“新衣”,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传播了文明新风尚。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艺启新程团”聚焦艺术力量,开设非遗云肩课并探访老兵,助力文化振兴。非遗云肩课上,大学生们详细地向村民和孩子们介绍云肩的历史、制作工艺等知识,并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简单的云肩制作,让非遗文化在乡村得到传承和发扬。探访老兵活动中,同学们聆听老兵们讲述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为老兵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山西中医药大学实践队在马兰镇及周边开展走访红色遗址、帮扶困难家庭等活动,以中医服务与红色教育赋能乡村。在走访红色基地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向当地村民和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宣讲,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帮扶困难家庭时,中医专业的学生们为村民进行免费的中医体检,包括量血压、把脉、推拿等,还根据村民的身体状况提供中医养生建议,将中医药知识和服务带到乡村。

个人实践

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团联办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实践质量的“软实力”。实践期间,团市委牵头组织暑期实习大学生和西部计划大学生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通过四类主题活动让大学生们在不同的领域中探索学习。

线路一:

红色传承与产业新篇的交融之旅

实践首站走进岔口乡鲜食玉米基地,现代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从玉米的筛选、加工到包装,每一环节都彰显着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看到了“田间智慧”,读懂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密码,这也是“科技下乡”的生动体现。随后,一行人踏入岔口乡晋绥八分区红色旧址,斑驳的墙壁、陈旧的物件,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仰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子,在他们心中种下红色信念的种子,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文化下乡”。行程最后抵达镇城底阴家沟月明氢泉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水厂运作,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一滴水的“净化之旅”,对课本里抽象的“循环经济”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现实意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线路二:

缅怀先烈与特色农业的探索之行

常安乡榛子产业种植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榛子树郁郁葱葱。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榛子的种植技术、生长周期与市场前景,“科产共融”的发展模式让同学们领略到特色农业的无限潜力,这是“科技下乡”助力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果展示。走出基地,常安乡睦联坡烈士纪念馆内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烈士遗物,将大家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先烈们为家国大义挺身而出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最后一站来到镇城底台盘村禾谐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观察林麝的生活环境、听取药用价值讲解,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为农林产业注入的新动能,对“特色+科技”的发展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线路三:

田园体验与科技前沿的碰撞之旅

邢家社乡龙子村蔬菜大棚基地里,生机盎然。智能化温控系统精准调节着光照与湿度,各类蔬菜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大学生们戴上手套参与采摘,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成果,这是“科技下乡”在农业生产中的直观呈现,也是“三下乡”活动中大学生参与乡村劳动实践的体现。离开大棚,邢家社乡露营基地的自然气息让人放松。大家围坐于特色小院中“围院絮语”,分享研学途中的所见所闻与心得感悟,在亲近自然中沉淀思考。行程最后抵达科技园区饮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严谨的研发流程规范有序,全方位展示着饮品行业的前沿科技与创新理念。同学们在观察中深刻体会“科技赋能”的核心力量,对未来科技创新的遐想在心中不断延伸,为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工作,7月14日—15日,团市委组织部分暑期实习实训大学生参与市红十字会主办的“应急救护培训”。在两天的培训里,应急救护师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对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现场救护等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现场模拟和实践操作,经过考勤考核、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参与培训的41名大学生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