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部援藏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安排,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需选派一名干部赴阿里地区烈士陵园服务中心开展为期八个月的支援工作。
干部援藏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安排,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需选派一名干部赴阿里地区烈士陵园服务中心开展为期八个月的支援工作。
陕甘宁边区革命英烈纪念馆副馆长王小燕闻讯后,第一时间向局党组主动请缨:“陈列布展和讲解工作我都非常熟悉,支援阿里地区建设发展,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内之事、应尽职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上一线、打头阵,虽然阿里地区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我相信我一定克服各种困难,为助力阿里地区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份坚定的请战书,彰显了革命圣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2025年6月,带着圣地人民的嘱托与党委和政府的期望,王小燕以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姿态,踏上了奔赴 “世界屋脊之屋脊” 的征程。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 “生命之禁区”,初到此处的王小燕即刻遭遇强烈高原反应,头痛乏力、极度不适。但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的老西藏精神,与为阿里英烈办实事的信念相互激荡,支撑着她,仅用不到一周便适应身体不适,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
(一)解燃眉之急:扛起讲解重任
狮泉河烈士陵园祭扫参观人员络绎不绝,接待任务日益繁重,却因编制有限,日常接待仅靠陵园主任、副主任支撑,讲解力量严重不足。王小燕凭借多年讲解工作积累,短时间内熟背讲解词、深研英烈生平,主动扛起讲解员职责。三个月内,累计接待参观人员 300 余人次,用生动讲述让英烈故事直抵人心。
(二)谋长远之策:建强人才队伍
为从根源破解讲解难题,王小燕秉持 “输血与造血同步” 思路,积极协助阿里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进讲解人才队伍建设,全程参与专职讲解员招聘筹备、日常接待讲解等工作,助力陵园褒扬纪念教育功能持续完善。
(三)筑纪念之基:深耕展陈建设
2025年7月1日,阿里地区烈士纪念馆启动陈列布展。王小燕全程跟进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整理阿里革命历史与英烈事迹,认真校对陈列大纲,全面优化展陈版面,累计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22条,为展陈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四)尽缅怀之礼:护航迁葬仪式
8月3日,阿里地区8名烈士遗骸迁移安葬仪式举行。筹备阶段,王小燕积极参与方案制定,多方对接协调单位,精心营造活动氛围,反复核实英烈生平,细致推进纪念碑碑文更换。为确保仪式万无一失,她顶着高寒缺氧,连续多日携带氧气瓶开展设施管护与清扫整修,以严谨作风完成各项任务。
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党员干部,王小燕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将延安精神与老西藏精神紧密融合,在雪域高原播撒红色火种。
在服务各界群众祭扫活动中,她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藏族同胞生动讲述延安红色历史与发展成就,让革命精神在交流中深入人心。日常工作里,她积极参与阿里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各项事务,走访慰问驻阿部队官兵,悉心关爱退役军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延安精神。
2025年9月,在中共阿里地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初心铸魂跟党走 奋进聚力新时代” 活动中,她代表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宣讲阿里英烈事迹,让英烈精神浸润广大干部职工心田,赢得各级一致好评。
冈底斯山巍峨矗立,狮泉河水奔流不息,见证着王小燕在雪域高原的奉献足迹。如今,狮泉河烈士陵园讲解队伍建设有序推进,烈士纪念馆展陈工作稳步向前,红色基因以更鲜活的方式在高原扎根生长。王小燕用实干书写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 “为英烈守魂、为时代铸魂” 的动人篇章。
来源:酷车驿站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