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法院驻省外法官工作室:“睢”来“常”“安”护4万余外出劳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6:59 1

摘要:“法官,感谢你帮助挽回我的家庭,没想到在外务工了家里边的法官还如此关心我们。”在得知妻子原谅自己的那一刻,在常州务工的当事人韦某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

“法官,感谢你帮助挽回我的家庭,没想到在外务工了家里边的法官还如此关心我们。”在得知妻子原谅自己的那一刻,在常州务工的当事人韦某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

“夫妻缘分不容易,在外工作要互相照应,遇到问题可以去找我们当地的法官。”三都法院中和法庭这边,庭长蒙胜翠用水族话亲切地传递乡情。

谁能料到,这场跨越千里的异地纠纷,仅用时2天就圆满化解。这一高效解纷成果,得益于三都法院中和法庭创新的制度。“睢来安”“睢来常”驻省外法官工作室,省内外通力合作,将司法的温度化作照亮远方游子的“月光”。

在这场婚姻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夫妻双方均是在江苏省常州市务工的三都人。2025年2月24日,男方对女方进行家暴,女方随即向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

法院受理案件后并发出了对女方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后来,蒙胜翠在常州经济开发区法院副院长的朋友圈刷到了此起纠纷,根据信息判断出可能是三都务工人员,询问后证实了她的猜想。

毫无犹豫地,蒙胜翠立即向常州经济开发区法院表示要参与到本案的后期矛盾钝化工作。

“我当时想的是我们水族同胞嘛,在外务工不容易,就想尽一份力。”蒙胜翠说。

受理案件后,蒙胜翠立刻联系到驻常州“睢来常”工作室的调解员莫文俊。莫文俊得知案情后,迅速来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对男方进行劝导和思想教育后,将详细情况反馈给蒙胜翠。

蒙胜翠又联系当地法院和民警了解案件详情,随即拨打男方电话展开沟通。

“韦某,在外工作怎么样啊?”调解伊始,蒙胜翠用亲切的水族话与男方拉近距离,感受到对方放下戒备后,慢慢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地对其展开批评教育。连续3次的电话沟通,男方表示认识到自身错误,恳求蒙胜翠帮助和女方沟通挽回感情。

蒙胜翠随后拨打女方电话,就双方情感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交流谈心。女方一听乡音,心里顿时暖了起来,将自己心中积压已久的委屈和想法倾泻出来。

“法官,我也没有离婚意愿的,现在知道他悔改的态度,我也愿意和好,谢谢你。”3次电话沟通后,女方对蒙胜翠说。

看到两人重修旧好,蒙胜翠愁眉舒展。

“能让男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保护女方人身安全并尊重她的意愿,挽回夫妻感情同时也对孩子成长有益。”蒙胜翠感慨到,“能圆满化解纠纷,还多亏了咱“睢来常”工作室的调解员!”

“睢来常”是中和法庭设立在江苏省常州市的法官工作室,专服务于三都县在此地的务工人员。

三都县是对外劳动输出大县,每年约有9万人外出务工,在江苏常州、浙江安吉一带最为集中,均达2万余人。

“在安吉塘浦社区农贸市场,甚至形成了‘三都一条街’,那条街上全是做生意的三都人。”蒙胜翠笑笑说,“为了实现司法服务向省外延伸,服务老乡们在外地的司法需求。我就想到或许可以采取在当地开展工作室的模式,近距离地为他们解忧。”

2024年7月,三都法院中和法庭联合安吉县人民法院在浙江安吉设立“睢来安”法官工作室。9月,“睢来常”在常州成立。目前,两个工作室分别配备专职调解员1名,兼职调解员3至5名。

“‘睢’是水语里‘水族’的意思,设立‘睢来安’‘睢来常’法官工作室是两地法院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探索异地联动高效调解矛盾纠纷,实现司法服务跨省延伸,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的一项便民举措。”蒙胜翠向记者解释到。

“睢来安”法官工作室本着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原则,用心、用情、用力,扎扎实实解决三都籍外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司法需求问题,如劳务权益保障、家庭婚姻纠纷、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等方面。

驻点法官主要负责调查案件、面对面沟通情况、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回访、定期走访入户等工作,与省内法官通力合作,用乡音乡情为千里之外的游子解忧,送去来自家乡的司法关怀。同时主动融入当地基层治理,就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风险苗头,及时向所在街镇、社区、村居进行风险预警提示。

在两地法院的协作下,法官工作室业已建设起跨域诉讼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前端调查 中端调解 后端回访”全链条协作解纷模式。双方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破除跨域执法办案信息壁垒。同时深化科技应用,为跨域诉讼服务、远程庭审、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

两地工作室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共线上联合调解外出务工群众矛盾纠纷80余件,调解成功率86.5%,纠纷化解速度缩短至2.5天,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服务解答150余次,异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余次。

当三都游子穿行于江南水乡之时,三都法院法官亦奔走于黔山贵水之间,为留守在乡的幼苗送去关怀。

“除了常规的工作,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这些案件背后所折射出的这些像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的留守儿童们,如何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提供更多成长养分,我想是我想去做的新目标.......”蒙胜翠在日记里写下这段话。

相信在千里之外,透过“睢来安”“睢来常”的牌匾,回响在吴侬软语中的“睢”音,让三都外出务工人员真切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平安黔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