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八月初一,明显感觉天气凉下来了,古人总结的24节气非常准啊,明 天八月初二秋分,秋分前一天气温明显下降,正应了那句“秋分在头,九月穿袄;秋分在尾,九月桑拿”,明 天八月初二是在八月初,属于秋分在头,看来今年冬天是冷得比较早的,就在今天,北方陕西的朋友已经
今日八月初一,明显感觉天气凉下来了,古人总结的24节气非常准啊,明 天八月初二秋分,秋分前一天气温明显下降,正应了那句“秋分在头,九月穿袄;秋分在尾,九月桑拿”,明 天八月初二是在八月初,属于秋分在头,看来今年冬天是冷得比较早的,就在今天,北方陕西的朋友已经穿上了羽绒服,可谓是“九月穿袄”,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我现在坐在家里面,都能够听见外面的北风呼呼地刮,听着都让让人身上感觉阵阵寒意。这种天在南方是不需要开空调的,披件薄薄的外套刚刚好,如果像前几天热一点,就需要开空调,不然会有点热,这不明天秋分了,天气也慢慢降温了,看来接下来可以省一笔空调费用了。
“秋寒不秋寒,看八月初二”,明日八月初二是秋分,今年冬天冷到哭吗?
意思特别实在,今年秋天凉得快不快,全看农历八月初二这天的天色。要是八月初二这天是大晴天,老祖宗就说“八月二日晴,稻草白如银”,秋收时节能连着晒好多天谷子,冬天肯定冷得晚;要是八月初二这天下雨啊,那可就得备着厚衣裳,提示今年秋雨一落,秋风一吹,寒冷就立马降临了,九月就要开始穿羽绒服了。
“八月二日雨,寒冬早早临”
“八月二日雨,寒冬早早临”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如果农历八月初二这天下雨,那这一年的冬天就会来得特别早,甚至在秋天开始就感觉非常冷了,而且可能会特别冷。
“八月二”指的是哪天?
这里说的“八月”是农历(阴历)八月,不是公历八月。 “初二”就是八月初二这一天。在过去,人们非常看重这个日子的天气,把它当作预测后续气候的一个重要“信号”。
为啥八月初二下雨就预示寒冬早?
这是咱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看天、种地,总结出的经验。有一种解释是,如果八月初二就下雨,说明北方的冷空气提前活跃并且南下了,和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降雨。
冷空气来得早,势头又足,自然就会推动季节进程,让秋天“缩水”,使得寒冷的冬天比往常年更早地到来。所以叫“寒冬早早临”。
如果冬天来得早,秋收秋种就得抓紧,提前做好防霜冻、防寒的准备,不然庄稼可能会遭殃。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也算是个生活小提示。如果八月初二真下了雨,那就可以提前把冬衣、棉被准备好,冬天的取暖设备也可以早点检查一下,免得天气“唰”一下变冷,让人措手不及。
总而言之,这句话意思是 “八月初二若下雨,便是寒冬早来的信号” 。老人说:八月初二秋雨一落,北风立马就撵着脚后跟来啦!简单说就是:八月初二这天是晴是雨,就是老天爷给咱们提个醒儿,该准备秋裤咯!
下面是关于八月初二的一些农谚,我们一起来看看:
“八月初二北风嚎,稻草加厚三分腰”
此谚指出若八月初二出现强劲北风,预示冬季严寒,需给农作物额外添草保暖,防止冻 害。
“初二低温侵禾梢,秋收秕谷填满仓”
如果八月初二出现低温会导致灌浆不充分,空壳率增加。提示需提前备足饲料粮,避免牲畜冬粮短缺。
“八月二日雨带冰,菜畦急覆秸秆棚”
八月初二若现雨夹雪异常天气,预示早霜将至,必须立即给蔬菜基地搭建保 温层,防止冻 伤根系。
“初二不见日头笑,地窖须深三尺刨”
八月初二如果阴冷预示寒冬地冻严重,需加深薯类储藏窖深度,避免农作物冻坏造成储存损失。
“朔风初二叩门窗,老牛早卧暖厩中央”
如果北风在八月初二起势表示持续低温,须提前让耕牛转入保温畜舍,保持牲畜体能应对漫长农闲期。
“二日水缸结冰片,麦种多备三成半”
如果在八月初二这天观察到清晨结冰的现象,预示冷冬可能导致春播时出苗率下降,需额外增加种子储备量。
“八月初二北风刮,棉田预采莫迟延"
当八月初二呼呼刮大北风,棉花必须提前抢收,防止霜冻提前到来导致纤 维强度下降影响品质。
上面这些农谚依然具有参考价值,由于具有地域限制,大家参考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地域和天气预报来做出初步判断,科学合理才有可行性,明天八月初二刚好是秋分,你们那边秋分会吃什么呢,有什么风俗习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林火火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