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毛主席给刘胡兰题词,随后指示徐向前,把阎锡山往死里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07:16 1

摘要:阎军七十二师215团一营二连荷枪实弹,进村制造了一起惨案。他们抓走多名群众,逼刘胡兰交出所有情报。

1947年1月12日拂晓,文水县云周西村被阎锡山部队包围。

阎军七十二师215团一营二连荷枪实弹,进村制造了一起惨案。他们抓走多名群众,逼刘胡兰交出所有情报。

当时敌人当众用铡刀处决了6位农民,并架起机枪,威胁要屠村。

年仅16岁的刘胡兰挺身而出,大声斥责:“不许残害百姓!”随即走向铡刀,从容就义。

3月26日,毛主席在听任弼时汇报完刘胡兰事迹后沉默良久。

片刻后,提笔写下八字:“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此外,他立即发电徐向前,令部队狠狠打击阎锡山,不留情面。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

她不是那种被旧社会吓怕的孩子,相反,她的眼里早早就装下了世界的黑白分明。

十岁那年,她成了村里抗日儿童团的团长。别看她年纪小,干的却都是大人都不敢干的事:帮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送情报,贴标语,侦查敌情。

她跟着武工队钻山沟、过封锁、夜里发传单。一个孩子,却活得像个战士。

十三岁那年,八路军在附近发起一场战斗。县妇女部动员担架队支援前线,她第一时间请战。

部队首长皱眉:“你太小了,前线很危险。”她反问:“战士们都不怕,我怕什么?”一席话,让人无言以对。

于是,她上了前线。抬担架、送弹药、包扎伤员,她做得比谁都快。从头干到战斗结束,一个字没叫苦。

1946年底,村长石佩怀因替阎锡山通风报信、欺压百姓,被地下党处决。

这件事让阎锡山咬牙切齿,他决定要“血债血偿”。

仅一个多月后,1947年1月,阎锡山调动七十二师215团,对云周西村展开报复。他们在深夜包围村庄,抓捕了我党的基层干部石三槐、石六儿和石五则。

其中两人宁死不屈,誓不吐露半句;可石五则叛变,将包括刘胡兰在内的党员名单全数交出。

1月11日晚,我党情报组织紧急通知刘胡兰撤离。全家正收拾行李时,外头锣声、脚步声突起:“全村人到大庙集合!”

敌人到了。

逃是不可能的了。母亲要她躲进金钟嫂家。可她刚进去就发现屋里已经藏了几位乡亲。她怕连累百姓,谢绝了劝阻,毅然转身,独自走进人群。

大庙前,敌人持枪列队,刺刀闪寒光。一队“复仇队”挨个点名,六人被当场抓走。随后,刘胡兰也被认出,士兵立刻押住她。

“你是不是共产党?”敌人问。

“是。”她回答得干脆利落。

“做过什么工作?”

“送过信、贴过传单、搞过侦察——样样干过。”

“你为什么要跟共产党?”

“共产党给老百姓办事。”

“你还这么小,就不怕死?”

她一眼不眨地盯住敌人:“怕死就不当共产党!”

敌人恼羞成怒,想以血吓她。他们当着全村百姓的面,用铡刀将六位革命同志一一杀害,血流满地。

可她没有退缩。

“你还嘴硬?快说清楚,共产党还有谁?”

她沉默。紧接着,声音坚定:“要我自白?你们别做梦。”

敌人气急败坏,最后一次逼问:“怕不怕?”

刘胡兰没有回话。她理了理短发,扫了一眼村民,扫了一眼这片养育她的土地。

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告别。

她明白,自己这一走,也许看不到胜利的那天。但她更知道,这份牺牲,是为了让更多人活得更有尊严。

她自己走向铡刀。

那一年,她16岁。

1947年3月26日,延安东撤刚刚第八天,毛主席正在筹划下一步战略转移。就在这紧要关头,任弼时走进窑洞,向他汇报了一位年仅16岁女共产党员英勇就义的经过。

毛主席听完后,久久无言。

他点燃一根烟,坐在炕沿边沉默许久。随后起身,铺纸、蘸墨,在极度悲痛与愤慨中,一笔一划写下八个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当时,中共中央正处于陕北游击阶段,全国战局正胶着拉锯。

而毛主席在千头万绪的指挥任务中,为一个革命女烈士落笔致敬,其背后,是要向全党全军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刘胡兰是信仰的象征,是理想的化身,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缩影。

她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战斗的号角。

消息传开,刘胡兰的名字,传遍了解放区、前线、根据地,也传进了敌占区的街头巷尾。

人们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共产党人的后方,都是有血、有胆、有魂的钢铁堡垒。

毛主席随即下令任弼时组织宣传,将刘胡兰的事迹迅速在全党全军传播。

他还专门给前线的徐向前发去指示:对阎锡山,不必再有任何顾虑,该出手就出手,必须彻底铲除这个为虎作伥的封建军阀。

阎锡山

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自北洋起便独霸一方,号称“人不离口袋,兵不离枪栓”。他虽一度打着“拥蒋抗日”旗号,但在解放战争中早已彻底倒向反动阵营。

他的部队纪律涣散,作风恶劣,对百姓横征暴敛,对共产党人赶尽杀绝。

刘胡兰之死,就是其暴行的冰山一角。今天杀了一个刘胡兰,明天就可能再有千个、万个刘胡兰遭遇毒手。

不除阎锡山,山西百姓永无宁日。

同年,徐向前奉命赴晋,进驻晋绥解放区,与贺龙配合,筹划全面反攻。

当时各地部队集中学习刘胡兰的事迹,宣传手册传遍连队,战士人人皆知。她的故事,成了最有力的动员令。

战士们说:“她16岁都不怕死,我们怕什么?”

1947年下半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牵制了华中主力;而西线战场,徐向前带着不到五万人的地方部队,主动出击,打响临汾战役,连战连捷。随后发动晋中战役,直接撕开阎锡山苦心经营的腹地防线。

这一仗,解放军不仅士气高涨,而且战术严密。阎锡山苦心打造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全军覆没。

战后,阎锡山气急败坏,在私下哀叹:“我白活了六十五岁,让个邻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他再怎么盘根错节,终究敌不过一个有信仰、有民心的对手。

晋中战役后,太原战役紧接而来。解放军重兵包围太原,彻底掐住阎锡山的命脉。阎部节节败退,已无力回天。

1948年10月,战幕拉开,太原成为瓮中之鳖。数月鏖战,敌军主力悉数被歼,防线全面崩塌。阎锡山丢盔弃甲,从山西一路逃到南京,旋即又狼狈窜往台湾。

自1911年起盘踞山西长达38年的阎氏政权,终于覆灭。

主席为她两度题词

新中国成立前夕,文水县还未彻底解放,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已经在各地传开。

1947年2月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文水县城。当天,政府就立即成立专案小组,开始追查刘胡兰惨案的相关责任人。

第一批被清算的,是几个早已名列通缉名单的阎军骨干。

吕德芳,直接参与过屠杀,当场拒捕,被解放军击毙。

吕善卿,策划者之一,落入我军之手,经审查确认罪行,依法处决。

冯效异,惨案的主要执行人、时任二一五团一营营长。1948年6月,晋中战役爆发,他在一场巷战中中弹身亡。

孟永安,也被俘获,伏法处置。

时间来到1951年,更多隐藏的罪犯被揪了出来。

许德胜,阎军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二连连长,正是他当年亲自下令并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此人落网后,当地群众情绪激昂,纷纷到公安机关作证。同年4月4日,许德胜在武乡村执行枪决。

不久,运城公安局将另一名主要凶犯张全宝逮捕归案。他是同一部队的指导员,亲手实施过杀害行为。

5月11日,侯雨寅落网。他是阎军二一五团一营的副营长,也是当时的指挥者之一。

1951年6月24日,文水县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审大会。2.4万人聚集在云周西村。

枪声响起,侯雨寅与张全宝在案发地被就地正法。

但幕后真正的凶手——朱永生,一直没露面。

朱永生原是国民党地方武装营长,作恶多端。除了谋杀刘胡兰,他还在山西多地烧杀抢掠,罪行累累。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部队杀害刘胡兰烈士用的铡刀

警方经过多年追捕,终于在1954年冬将其缉拿归案。审判时,他一共被控十条命案,铁证如山。最终,朱永生被判死刑,在文水县伏法,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但还有一个人,也不能被遗忘。

石五则——当年叛变、泄密、供出刘胡兰的“内鬼”。

1958年,在大量群众检举与档案清查后,他终于被公安机关抓获。

此时,刘胡兰已牺牲十一年。

1957年初,为纪念刘胡兰就义十周年,山西省委决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可在筹备过程中发现:毛主席在1947年题写的那八个字,在战争年代中早已遗失。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八字,是一代人心中的信仰。

山西团省委立即派人赴京,请求毛主席重新题词。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没有丝毫犹豫,亲自落笔,再写一次。

题词被送回山西,安放在刘胡兰烈士陵园。

从此,那八个字,成为刻在一代人骨子里的信念。

如今回望,那年她只有16岁,一个刚懂事的农村姑娘,在敌人的屠刀前,她却丝毫没有退缩。

刘胡兰纪念碑,碑文为毛主席亲自题词

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说出了千百万共产党人的血性。

每一位为信仰牺牲的共产党人背后,都不只有理想,还有人性、乡土、牵挂与疼痛。

而他们愿意舍弃这一切,只为了中国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

来源:菲姐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