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6日至1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举行2025年春季毕业典礼,1587名硕博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人生重要时刻。其中,1532名硕士毕业生和55名博士毕业生被授予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获得西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证书。值得关
4月16日至1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举行2025年春季毕业典礼,1587名硕博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人生重要时刻。其中,1532名硕士毕业生和55名博士毕业生被授予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获得西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证书。值得关注的是,1297名硕士毕业生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荣获卓越(Distinction)或优秀(Merit)等级学位,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84%。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致辞中表示:“经过本科的探索,硕士以及博士阶段是你们勾勒自我画像的关键时期。在西浦,我们不是被定义,而是被鼓励成为自己和未来的定义者。”他勉励西浦人努力收获“面向未来的融合智慧”:“把数字智能与人类智慧有机整合,既发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数据分析和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又保留人类在情境理解、价值判断、情感共鸣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能力。”
跨学科探索 助力学生多维竞争力提升
智能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生赵欣桥的研究方向专注于图像处理与AI语义分割,在跨学科探索中他深刻体会到技术融合的力量:“当研究涉及电动汽车传感器与磁性材料的交叉领域时,AI大模型的跨领域知识检索能力为我打开了新视野。它不仅能高效梳理多学科前沿资料,更能辅助生成算法框架,让我得以聚焦核心创新点,突破传统研究的边界。”
毕业后,赵欣桥选择投身苏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入贝尔曼磁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担任研发总监职务,聚焦AI与磁性材料传感器的交叉应用。他说:“西浦的跨学科科研训练让我敏锐捕捉到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机遇,未来将致力于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助力‘中国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突围。”
西浦国际商学院硕士毕业生熊梦娇表示:“本科阶段的计算机背景与金融志趣,促使我选择商业分析专业作为技术与商业的融合桥梁。在实践中,我学会将AI工具转化为认知延伸的载体。无论是破解代码逻辑漏洞,还是深化金融领域专业概念,它都以高效、精准的方式辅助我的学习过程。”
以研究导向思维破局 用终身学习赋能
席酉民在致辞中鼓励毕业生:“希望你们能保持西浦始终倡导的‘研究导向型’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论,保持好奇心,去探索、反思、深究和创新。”
硕士毕业生熊梦娇表示,西浦开放包容的教育生态赋予她探索的勇气,而导师张林佳博士始终以“引导者”而非“灌输者”的角色陪伴她们。“在论文研究遭遇瓶颈时,导师会提供多维度的解题思路,鼓励我们自主辨析与实践。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更让我在试错与创新中重塑了学术自信。”她说。
熊梦娇即将入职民生银行。她相信,在研究生阶段所培养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帮助她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国际商务与全球事务专业硕士生Venessa很感激在西浦的这段跨文化求学之旅。她说:“从踏入全新国度到迎接学术挑战与现实世界的实践,每一刻都塑造了更加坚韧、进取且富有思想的我。毕业之际,我收获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深厚的成长积淀。”
毕业典礼上,西浦校长陶文铨教授也送上殷切嘱托。他希望毕业生们“能继续保持正义诚信的品格、礼貌谦虚的作风、宽厚坦荡的心胸,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胸怀祖国、心系苍生的人”。
通讯员 陶韵吉 韩辛敏 石露芸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