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围到华中后,皮旅由中原第一纵队第一旅改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各团番号依次为第十三旅第一、二、三团。旅、团领导班子未变,军内军外仍习惯称之为“皮旅”。
突围到华中后,皮旅由中原第一纵队第一旅改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各团番号依次为第十三旅第一、二、三团。旅、团领导班子未变,军内军外仍习惯称之为“皮旅”。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针对我山东和华中两大解放区展开围剿,进攻方向首先是淮安、淮阴,企图切断我华中和山东之间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9月11日,国民党第七军攻入泗阳城,并继续向淮阴攻击,接连突破我军防线。与此同时,敌整编七十四师也迅速向淮阴以西的朱家渡急行军,对淮阴城形成夹击之势。
淮阴吃紧!正在高邮一带休整的皮旅,奉命紧急驰援。战士们不顾敌机轰炸扫射,全旅分梯次前进,二团是先头团,一团居中,三团断后,急行军数十公里,赶往淮阴城。
二团首先到达淮阴城下。华中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向他们下达战斗任务:在淮阴西南沿运河东岸组织防御,挡住整编七十四师!
整编七十四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主力,是强中之强。二团刚进入阵地,预计四五天以后才能到达的整编七十四师,脚跟脚就到了!
在运河东岸,从来没有打过正规战的皮旅以一己之力,与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正面交锋。双方反复冲杀、争夺整整七个昼夜,阵地依然牢牢控制在皮旅手中。
然而,在敌整编七十四师强大的火力面前,皮旅付出了巨大代价。战后统计,短短七天,皮旅伤亡600人!皮定均在日记里用“染红了的运河”作为标题,记录下了这几天的战斗。
张灵甫眼见损失巨大,寸土未进,于是改硬攻为巧取。在夜色中,利用强大的火力掩护,敌人两个团从九纵和皮旅结合部锲入,占领了淮阴东关。
淮阴危在旦夕。皮定均把一团、三团留在正面战场,带领二团向城内增援。他在碉堡里设下指挥所,指挥二团和兄弟部队,展开了争夺东关的厮杀。阵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战至18日午时,七十四师在南门打出一个缺口。至19日晚,打进城内的七十四师已经有一个旅的兵力,而此时我方援军尚未抵达。按照上级指示,部队撤出战斗。
来源:牧野风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