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但从健康的角度讲,过量吃盐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吃太咸 !!!
研究发现
盐的摄入量与BMI指数之间
存在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
较高的盐摄入量
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吃太咸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可不止长胖
↓↓↓
盐吃太多 危害超乎想象
老年人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但从健康的角度讲,过量吃盐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盐使我们的味蕾体验美妙生活,但过量摄入,就变成了极具杀伤力的健康“杀手”。
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增加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胃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皮肤衰老。
研究显示,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量越多,全因过早死亡的风险越高,预期寿命越短。
盐到底吃多少合适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大小)。
然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高,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几乎达到推荐量的两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减盐饮食并不只是少吃盐,生活中各种常见的食品及调味料中都含有较高的盐分。减盐饮食有三原则:少吃盐、少吃高盐食品、警惕“藏起来”的盐。
警惕“隐形高盐”食品
调味品
很多调味品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大量的盐来腌制、调味,是实打实的含盐大户。
例如某品牌的豆瓣酱,一勺(15克)含有619毫克钠,约等于吃了1.5克盐。
炒菜时各种调料都放一点的人,真的要小心了。一不小心就盐超标了!
话梅
酸酸甜甜的话梅,没想到吧,它也是含盐大户。
下图是某话梅的营养成分表,100克话梅钠含量为12000毫克。即17克的话梅,含有超过2000毫克钠(换算成食盐约为5克),已经达到每日推荐盐摄入量的100%。
某话梅营养成分表
运动饮料
不少运动饮料其实都添加了食盐,一瓶运动饮料下去,很可能就摄入了每日推荐盐摄入量的10%左右。
切片面包
面包因为吃起来不咸,经常让人忽略了其含盐量。比如下图这款超市里常见的切片面包,吃两片就占到每日推荐盐摄入量的18%。
某款切片面包的钠含量
所以建议大家在买包装食品时,最好看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有的加工食品因为糖的中和作用,吃起来不咸,但钠含量很高。尽量少买少吃高钠食品(钠含量>600毫克/100克)。
除此以外,再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麻辣烫、螺蛳粉、泡面类的食物不要喝汤。吃辣条不要舔袋。吃薯片不要舔手。控盐小方法
工具
用限盐罐或限盐勺。日常做饭菜时可以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来提示自己用了多少盐,限盐勺有 2 克、3 克的,这样就能更精准地控制自己的用盐量。口味
利用食物本身味道来丰富口味。一些食物天然的味道也能让菜肴的口味变得丰富,比如可以用醋、柠檬汁,或者辣椒来替代盐,丰富口味,既满足味道需要,也能减少盐摄入。浓淡味食物搭配,总量控制。比如有些人用辣椒酱、腐乳、咸萝卜等来佐餐,那么就做点水油焖青菜,不放盐,配酱料吃,避免加盐双重暴击。
限制咸味食物和快餐。很多零食、快餐的盐分都不少,比如薯片,一些汉堡包和披萨。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食物中的盐也不容忽视,尽量少吃。
成分
看营养标签,选择含钠较低的食品。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看营养标签,主要看钠的含量,优先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购买食盐时,可选择低钠盐。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低钠盐含有 70%左右的氯化钠和 30% 左右的氯化钾,如果你选择摄入等同重量的低钠盐的话,无形中你就减少了 30%左右的钠离子摄入。至于市场上的竹盐、雪花盐等一些高端盐,本质依然是盐,也不要多吃。
代谢
经常运动,出汗减盐。经常运动既可以帮助出汗排盐,还能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还能促进骨骼健康,真是一举多得。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 :次日06:23
来源:北方名医周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