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常德市种粮大户戴宏2025年购置了智能水稻插秧机,作业时只需一人即可同时兼顾“驾驶员”和“放秧员”的角色。同时,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赋能下,可实现厘米级的精准插秧作业。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春耕、春种、春管正由南向北梯次展开,高性能、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大范围的应用,春季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在湖南,当地聚焦主要粮油作物种收环节,推动水稻育秧播种机械、高速插秧机应用,机种率比2024年提高5到6个百分点。
湖南常德市种粮大户戴宏2025年购置了智能水稻插秧机,作业时只需一人即可同时兼顾“驾驶员”和“放秧员”的角色。同时,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赋能下,可实现厘米级的精准插秧作业。
在山东省夏津县,当地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为应对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威胁,种植户杨雅后通过点单式农业服务,找来3台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
在浙江诸暨市,春耕备耕也到了关键时期。这家新投用的农机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当地的金融支持、解决了农机设备投资的资金缺口。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春季农业生产期间,全国将投入各型拖拉机、播种机、水稻育插秧机具等农机装备超2000万台(套)。其中,高性能播种机、高速插秧机等提单产机具110万台(套)以上。
科技显身手 小麦春管跑出“加速度”
在安徽蚌埠市五河县,115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为了确保产量和品质,当地运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让小麦春管跑出“加速度”。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五河县前期干旱少雨。前几天的一场降雨,虽然为麦田补足了水分,但湿润的环境也增加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的风险。
麦田里,植保机械正在进行协同作业,统防统治。科技设备让防控工作更加高效,更让种植大户凌静对2025年的小麦产量充满信心。
2025年春管,当地不仅投入了大型植保机械360台(套),还投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105个。从种到管再到收,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全力保障小麦稳产增收。
万亩早稻开启插秧作业 机械化助力春耕
眼下,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28.5万亩早稻开始插秧作业。插秧机、抛秧机齐上阵,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北斗村的农田里,6台插秧机正在水田间穿梭作业。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沿着规划路线稳步前进,快速栽插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除了插秧机,抛秧机的应用也为早稻插秧工作提升效率和效益。
在新技术、新设备的助力下,2025年金溪县早稻插秧已完成六成,预计将在5月1日前全面完成插秧任务。目前,秧苗长势良好,2025年早稻产量有望提高。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