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想高产,光靠蛮干可不行!种了半辈子地的老把式都知道,有些细节不注意,到头来白忙活一场。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种玉米的那些“要害”,尤其是新手容易踩的坑,看完保你少走弯路!
玉米想高产,光靠蛮干可不行!种了半辈子地的老把式都知道,有些细节不注意,到头来白忙活一场。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种玉米的那些“要害”,尤其是新手容易踩的坑,看完保你少走弯路!
有人觉得“贵的就是好的”,结果买回来的品种水土不服,苗弱穗小。选种得看三点:本地气候、土壤条件、抗病性。比如北方春旱地区就选耐旱品种,南方多雨选抗倒伏的。千万别听商家忽悠,问问村里种得好的老伙计用啥种,比啥广告都靠谱!
“地不哄人,你糊弄地,地就糊弄你。”播种前深翻20公分以上,打碎土块,杂草根儿务必清干净。底肥要用足,腐熟农家肥最好,搭配复合肥(建议氮磷钾比例1:0.5:1)。有老哥图省事直接撒表面,结果肥效跑了一半,可惜不可惜?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话不全对!玉米得看地温:10公分土层稳定在10℃以上才能播。北方别急着抢早,小心倒春寒冻坏种子;南方避开梅雨,否则烂种哭都来不及。建议:“看天看地再看邻居”——当地老农户啥时播,你就跟着学!
有人觉得“多一棵苗多一穗玉米”,结果密得跟笤帚似的,穗子全是瘪的!紧凑型品种亩种4500株左右,平展型别超3500株。记住口诀:“行距要宽,株距要匀”,大垄双行(垄宽60-65公分)比窄垄增产还省心。
播种前拌种剂处理发现叶片有蛀孔,立刻用氯虫苯甲酰胺多雨季节提前喷代森锰锌防病害最后提醒:收割别太早!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发黄才是完全成熟。有人急着收,结果一亩少打两百斤,亏不亏?
互动话题:你家玉米亩产多少斤?有啥独门妙招?评论区等着高手过招!
来源:走近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