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晚间,外媒报道称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结束14年投资。数据显示,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买入2.25亿股,持股期间比亚迪股价暴涨3890%,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比亚迪高管回应称“有买就有卖很正常”,感谢巴菲特的长期陪伴。
9月21日晚间,外媒报道称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清仓比亚迪股份,结束14年投资。数据显示,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买入2.25亿股,持股期间比亚迪股价暴涨3890%,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比亚迪高管回应称“有买就有卖很正常”,感谢巴菲特的长期陪伴。
当"股神"巴菲特选择彻底离开一个陪伴14年的企业,市场该读懂什么?14年间股价涨幅超38倍,这笔18亿港元的投资最终变成近千亿市值的财富传奇。但就在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的高光时刻,巴菲特却选择清仓离场。
这场完美撤退背后,是投资逻辑的转变还是行业周期的警示?比亚迪高管回应"投资有买有卖很正常"的淡定,与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重新评估形成微妙反差。
2008年9月,巴菲特在芒格建议下以每股8港元购入比亚迪2.25亿股,当时比亚迪动态市盈率仅10.2倍。此后14年,这笔投资穿越多次经济周期,最终在2022年8月启动减持,至2023年9月完成清仓。期间比亚迪股价累计上涨3890%,成为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减持时点选择极具艺术性: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全力转型新能源,当年净利润突破30亿元创历史新高。伯克希尔发言人确认清仓的同时,比亚迪高管回应强调"为所有长期主义点赞",这场分手显得格外体面。
资本市场的信号正在发生变化。桥水基金二季度减持特斯拉33%,高瓴资本清仓理想汽车;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基本面变化:动力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万元/吨,大众、奔驰等欧洲车企推迟电动化时间表。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揭示了资本的新方向:光伏逆变器、钠离子电池等细分领域获"超配"评级。这种结构性调整暗示,新能源行业正从普惠式增长进入技术淘汰赛阶段。
第一盏红灯关于估值。比亚迪当前动态市盈率约40倍,较巴菲特买入时高出近3倍。第二盏关于产能,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达需求量的2.3倍。第三盏则指向技术风险,丰田等企业固态电池研发进度可能重构产业格局。
这些信号共同指向一个事实:新能源行业正从"讲故事"阶段进入"算细账"时代。当补贴退坡、技术迭代加速时,资本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而非远景预期。
面对复杂局面,"三层过滤法"或许能提供决策框架:政策层关注欧盟碳关税等强制驱动;技术层跟踪麒麟电池等量产进度;现金流层筛选经营现金流连续为正的企业。正如巴菲特那句名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当前新能源板块的分化恰恰孕育着下一轮机会。
当38倍收益的传奇落下帷幕,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看清:巴菲特的离开不是行业的终局,而是发展新阶段的开始。在产能过剩与技术革命并行的时代,唯有抓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来源:青蛙王子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