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一个字,也是“左”部唯一的部属汉字“差”。“差”是现代汉语常用字,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读音最多的汉字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它与“和”、“啊”有排名争议,不同版本的辞书字典类所标读音不统一)。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一个字,也是“左”部唯一的部属汉字“差”。“差”是现代汉语常用字,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读音最多的汉字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它与“和”、“啊”有排名争议,不同版本的辞书字典类所标读音不统一)。
差。读音有七个:
(一)chā。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差,贰也。差不相值也。从左,从垂。”许慎认为差是会意字。
但差的造字方法,各家有争议:
1、《说文解字》认为“差”是会意字。从左,从“垂”。以左垂会意失当;差错。
2、《汉字源流字典》认为“差”是会意字。从左,从“來”。“來”表示小麦,联合会意用手搓麦粒之意,本义为用手搓麦。
3、《字源》认为“差”是形声字。本义同左,即辅佐。实际上是加声字(即累加声符的字)。此与林义光《文源》同。即“左”“垂”皆声。“左”“垂”古同音。
相对来说,我们认为《字源》之说更为合理,我们原封转来:
差的字形演变及其字形解说
《说文》所释的本义是失当;差错。实际是“差”的引申义。《书·吕刑》:“察辞于差,非从惟从。”孔传:“察囚辞,其难在于差错,非从其伪辞,惟从其本情。”从差错处考察供词,不服从的犯人也会服从。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你说差啦,谁不知道韩老六有二十多头牲口。”
出了差错的思考题
以上本义之外,差还有其他用法:
(1)差别;区别。《荀子·荣辱》:“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有不能之分。”所以古代圣明的君王给人们制定了礼义来区别高下,使他们尊卑有别,有年长与年幼的差别,有聪慧与愚蠢、贤能与无能的分别。
(2)歪邪。《广雅·释诂二》:“差,衺也。”《淮南子·本经》:“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嬴之理。”高诱注:“差,邪也。古者质皆全幅为衣裳,无有邪解,邪角削杀也。”穿衣用料全幅不用歪邪裁剪;冠用平直,不加修饰。
(3)原数的一半。《书·吕刑》:“剕辟疑赦,其罚倍差。”孔传:“倍差谓倍之又半,为五百锾。”
(4)两数相减的余数。如:五减二的差为三。
减法的差
(5)副词。相当于“颇”、“稍微”。《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
(二)chà。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四:
(1)奇异。韩愈《泷吏》:“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2)不好;不够标准。如:成绩差;质量差。巴金《家》:“好的相貌也并不比他那个表妹的差。”
(3)欠缺;短少。如:差一道工序;三点差一刻。《中国歌谣资料》第一集:“翼王派兵到我家,问声米粮差不差。”
(4)用同“䟕(chà)”。岐路。《字汇补·工部》:“差,与䟕同,岐道也。”《唐诗》:”枯木岩前差路多。”
(三)chāi。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五:
(1)选择。《尔雅·释诂下》:“差,择也。”《诗·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毛传:“差,择也。”庚午吉祥日子好,打猎马匹已选齐。
(2)派遣。《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前乞精兵三万,而至者循常,未肯差赴。”
(3)被派遣做某种事务的人员。《儒林外史》第五回:“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又指职务。被派遣云做某种事务。《红楼梦》第六十回:“宝玉房中丫鬟,差轻人多。”
押解犯人的差役
(4)借。《广雅·释诂二》:“差,借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借,各本讹作僭,今订正。”
(5)姓。《集韵·佳韵》:“差,姓。”
(四)chài。读音出自《广韵》。病愈。后作“瘥”。《方言》卷三:“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广韵·卦韵》:“差,病除也。”《后汉书·方术传·华佗》:“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华佗为曹操治头风
(五)cī。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四:
(1)次第;等级。《广雅·释诂三》:“差,次也。”《孟子·滕文公上》:“爱无差等,施由亲始。”赵歧注:“当同其恩爱,无有差次等级亲疏也。”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
(2)分辨;区分。《荀子·非相》:“差长短,辨美恶。”
(3)不整齐。如:参差。柳宗元《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
参差的林木
(4)限度;界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
(六)cuō。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
(1)失误;失足。后作“蹉”。《广雅·释诂四》:“僭,差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汉书·朱博传》云:‘常战栗,不敢蹉跌。’蹉与差,跌与失,并字异而义同。”
(2)搓;磨(依《汉语源流字典》,此或为差之本义)。《广雅·释诂三》:“差,磨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差之言磋也。《说文》‘【屑齒】,齿差也。’谓齿相摩切也。”《礼记·丧大记》:“御者差沐于堂上。”郑玄注:“差,淅也。”孔颖达疏:“差是差摩,故云淅。”侍者在堂上用此水淘洗谷物取其潜水准备为死者洗头。
搓洗大米
(七)jiē。读音出自《集韵》。同“嗟”。《集韵·麻韵》:“【上差下言】,或作嗟。古作差。”《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许(吁)差而予之,中心弗迷也。”
差的小篆写法如图:
差的小篆写法
来源:谈艺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