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的刑罚,可以卡BUG钻空子,比如斩首就是一刀,如果这一刀没斩断,那刽子手便不能继续行刑了,这叫命不该绝。近代的话,修复了这个BUG,有个女死刑犯,枪决没死,在殡仪馆“复活”,家属希望放了她,但还是被补枪带走,毕竟判的是死刑,枪决只是执行方式的一种。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古代的刑罚,可以卡BUG钻空子,比如斩首就是一刀,如果这一刀没斩断,那刽子手便不能继续行刑了,这叫命不该绝。近代的话,修复了这个BUG,有个女死刑犯,枪决没死,在殡仪馆“复活”,家属希望放了她,但还是被补枪带走,毕竟判的是死刑,枪决只是执行方式的一种。
而美国,在对待修复死刑BUG的问题上,堪称是最狠的。2024年9月下旬,一名叫米勒的300斤死囚,已经59岁了,但由于在监狱里吃的比较好,体重达到了300斤,是一个十足的大胖子。结果死刑当天,却因太肥,连血管都找不到。然后,第二次死刑,米勒直接被折磨了6分钟,才算死透。
那么,米勒到底是如何混到这一步的呢?
性格偏激的司机
这事吧,具体还要从米勒死的25年前说起。
美国的黄金时代,米勒的小日子过得挺好,那时候他还没有那么胖,整个人看着有一丝朝气。但是,米勒的性格,实在是太偏激了。两句话不对劲,米勒就能和对方吵起来,吵着吵着眼红了,打起来也不罕见,更别说他手里还有枪,一旦米勒破防了,他可是会毫不犹豫扣动扳机的。
在米勒的身上,有着三条非常恐怖的命案。
早些年,没有什么特长的米勒,找了一份送货司机的工作。美国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对于米勒来说,一个月的收入,足够他生活的了。而且,米勒的母亲,平时在生活上,也会给他一定的补助。所以无论从生活层面,还是工作层面来看,米勒过得都挺潇洒,胡吃海塞他喜欢的可乐、汉堡,也花不了多少钱。
但是,性格决定了一切。米勒的性格偏激到了什么地步呢?打个简单的比方,哪怕是错过了自己想看的电视剧,米勒一气之下,能抄起棒球棍把电视给砸烂了。而且他还会打电话投诉电视台,质问对方凭什么“忽略”他。
或许有人觉得,米勒这明显是精神有问题,和偏激关系不大吧?实则不然,米勒确实精神有点问题,但不至于影响自身的行为,完全是性格使然。童年时期,米勒非常的调皮,为此没少被人欺负,也没少挨家里人的揍。有一次,米勒突然感到头疼欲裂,一检查才知道,头部多次被击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从那以后,倒是没有人继续揍米勒了,因为他一旦头疼起来,便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且,米勒挨揍,基本上都和他性格有关,毕竟太欠了。只是,后遗症对米勒的影响,让他逐渐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不是觉得这个人在背后偷偷骂他,就是觉得那个人在想办法害他,逐渐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
可是,米勒的病症,不足以让他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换言之,米勒伤害他人,都是在强烈主观意愿下进行的,如果他想停止,没有人可以唆使他。而米勒身上的三条人命,无一不是他故意谋杀,手段非常的凶残。
至于米勒犯罪的动机,不免让人觉得背后一阵发凉。
第一个倒霉蛋——贾维斯。
贾维斯是米勒第一家公司的领导,米勒认为自己工作认真,领导应该给他涨工资。但贾维斯觉得,米勒的态度不好,他确实能准时送达货物,但是和顾客之间搞不好关系,公司接到有关米勒的投诉不在少数。因此,米勒经常找贾维斯“说理”,而贾维斯和米勒讲不通,米勒认准了自己没有错,不断指责贾维斯刻意针对他。
说到底,贾维斯是领导,被米勒指着鼻子骂,而且说不听,要是不发火才奇怪了。结果这一吵,让米勒恨上了他,米勒丝毫不管场合,经常和贾维斯吵起来,每次一吵,都会影响到工作,公司收到关于米勒的投诉越来越多。除了贾维斯,其他高层也对米勒不满了,他好几次拒绝执行公司的任务。
到后来,公司的效益不好,面临裁员浪潮,米勒自然是高层的眼中钉,不出意外的被辞退。谁承想,米勒将他被裁掉的重任,归结到了贾维斯的头上,认为是贾维斯散播有关他的“谣言”,才导致自己被辞退,由此恨上了贾维斯,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而另外两名倒霉蛋,更是锅从天上来……
三起恐怖的谋杀
这两名受害者,一个叫李,一个叫斯科特。李和斯科特,是米勒在第二家公司认识的同事,平时基本上没什么交集,见面了也不会聊超过三句话。至于米勒是如何恨上他们的,原因是这俩表现的太好了,激起了米勒的妒恨。
米勒来到第二家公司,依然是担任送货司机,但他的性格没有收敛,此前被裁员的怒火,也没有消散。米勒执着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要求公司给他安排更长的送货路线,因为只要驾驶路线足够长,米勒就能得到更多的钱。尽管米勒不是个太缺钱的人,可谁又会嫌弃钱多呢?
但是,米勒的追求,犹如一场不切实际的梦。
想要表现自己的米勒,却没有得到上司的信任,他说白了只是公司的新人,为人处世上又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公司凭什么给他安排长路线?反倒是李和斯科特,这俩人做事踏实,从来不会争什么,因此在公司的会议上,李和斯科特得到了上司的重用,分别得到了一条更长,且路段更好的行驶路线。
殊不知,上司的这一安排,却让李和斯科特,成为了米勒最仇恨的人,比贾维斯更让他恨之入骨。在米勒心里,是李和斯科特抢走了他的行驶路线,一定是这两个人在上司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否则会议上,上司也不会连自己的名字都提不到,李和斯科特,必须为他们的“选择”,付出沉重的代价。
越想越气的米勒,认为自己的臆测完全正确,尤其是他见到了李和斯科特互相恭喜对方的笑容之后,恨不得活剥了两人的皮。
千禧年8月5日,米勒下定了决心,要干掉李和斯科特,同时也把贾维斯干掉!
当天早上,米勒闯进了李的办公室,见到他之后二话不说爆国粹,骂的李一肚子火,自然跟着米勒对骂。结果下一秒,米勒扣动了扳机,李身中6枪,倒在了血泊。但是,此刻李还没有死,求生本能让他想逃离,不想米勒时刻盯住他。随着感受到脑袋上传来的巨大震感,被爆头的李,惨死当场。
枪声,引起了整个公司的恐惧,米勒则趁着这段时间,又将枪口对准了斯科特。可怜的斯科特,被三枪送走,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公司的其他人吓傻了,没有人敢拦截米勒,直到看着米勒驾车离开公司,才报警和拨打急救电话。
而逃离现场的米勒,果断来到了贾维斯的办公室。他十分愤怒的指责贾维斯,为什么要散步谣言,将他“逼”到这一步。贾维斯看着浑身是血的米勒,也被吓得够呛,但还没等到他解释,就被米勒打成了筛子,至死也不明白米勒为什么这么恨他……
三条人命,在同一个上午发生,迅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在一个高速的路口,成功抓住了米勒。但缴获的那支格洛克,却让他们感到害怕,里面可是上膛了12发,如果米勒反应的快,恐怕警方挂彩也是难免的。
然而,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是,米勒凭什么能多活了25年之久?
死得其所的“折磨”
实际上,只能夸美国太先进。有些州,的确保留了死刑,恰巧米勒所在的阿拉巴马州就是之一。但是,美国的死刑,流程上相当的麻烦,罪犯想要拖延,有的是办法,更别说米勒的律师,擅长胡搅蛮缠,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米勒被抓之后,直言自己有精神疾病,作案时大脑不受控制。律师添油加醋的说道,米勒应该是无罪的,他确实有精神缺陷,长期的头痛,导致米勒对自己的行为感知不到,他在作案时大脑和身体是分离的状态,法官不能忽略这一点。
此外,美式民主,还要讲究一个不能“残酷”对待,或者“过重”的惩罚。一旦违反了这两点,哪怕是死刑犯,都会被所谓的人权组织盯上。而且,米勒被抓后的几年,驴党开始了群魔乱舞,颠覆人类认知的烂活,有人以为死刑犯脱罪为荣,还有人以为强X犯辩护为履历,大名鼎鼎的希婆子,就干过这种缺德事。
当然,还有一点是阿拉巴马不争气,保留死刑是一方面,但注射失败和失误的例子,却是最大的黑点。甚至,明知有错误,还不愿意改,导致这方面很容易被舆论攻击,反倒是成了米勒能苟活下去的因素之一。而且,死刑犯选择上诉,这也是美国的一门生意,除非影响到其他生意,否则主打一个无限拖字诀。
到了2024年,受害者家属,才等到米勒死刑的消息,只是执行的流程,有点太过于抽象了。
死刑前一天,米勒进行了一顿胡吃海喝,撑到实在吃不下才住嘴。
当晚10点,米勒被绑在行刑的铁床上,但注射工作进展的很让工作人员生气,压脉带压了半天,找不到血管位置。仅仅是静脉,就找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来想从脚底扎,但照样是没用,还疼的米勒龇牙咧嘴。最终,90分钟过去了,工作人员累的满头大汗,再加上时间已经太晚了,只能暂时被迫中止了执行。
而偷生的米勒,只觉得生不如死,他被扎的伤口不断流血,90多分钟的折磨,早已吓得他浑身湿透。后来这事闹大了,引起了驴党的批评,认为该监狱不尊重“人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谁也阻住不了米勒的死刑,为了在第二次执行期间能够顺利进行,法院采取了氮气死刑的做法。
具体就是给死刑犯戴上一个面罩,然后超里面输送氮气,最终让死刑犯缺氧窒息而亡。比起电刑和注射,米勒是比较愿意接受氮气的,他觉得不会太痛苦。
但实际上,米勒死前都快疯了。缺氧时,米勒不由自主的挣扎,剧烈颤抖了好几分钟,氧气流逝的同时,米勒狠狠喘粗气,想要将面罩甩掉。最后,米勒被折磨了6分钟,才终于死透,失去了呼吸。期间,警方一直死死按住米勒的面罩,让他十分抓狂,就连死前,米勒都在说自己死的太冤枉,他并不应该被执行死刑。
可是,米勒的下场,只能是活该,被他夺走的三条人命,他们又何错之有呢?被折磨至死的米勒,属于是恶有恶报了。而抽象的是,这件事被报道后,还有个后续。
被处以氮气死刑的罪犯,米勒不是第一个,但那一年驴党魑魅魍魉盛行,甚至联合国扛着“人权”旗号的官员,也纷纷指责阿拉巴马州做的太不人道和残忍。同情一个罪大恶极的犯人,已然成为了西方的“正确”。
信源:《海峡网》——《美国阿拉巴马州一死刑犯被执行注射死刑,工作人员扎了90分钟没找到静脉,死刑被迫取消》
《红星新闻》——《找不到静脉位置,美国囚犯被执行死刑90分钟后,活下来了……》
《凤凰城华人资讯》——《美史上第2人!死囚"吸入氮气"窒息伏法,痛苦挣扎亡》
来源:鹿哥来了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