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播州区新民镇惠民社区“坡坡上”民宿开业,该民宿由村集体运营,为民宿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4月15日,播州区新民镇惠民社区“坡坡上”民宿开业,该民宿由村集体运营,为民宿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坡坡上”民宿拥有18个房间,可接待20多人,随着民宿投入运营,将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兴建民宿,发展旅游业增收致富。
“我们以村集体民宿为示范,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民宿产业,打造民宿产业集群,做大旅游蛋糕,以民宿带动产业百花齐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惠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吉礼说。
乡村刮起“民宿热”
走进惠民社区,民宿一家挨着一家,门前停满各种牌照的车辆,操着不同口音的游客品茶、聊天,一幅美丽的乡村旅游画卷跃然而出。
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种植传统农作物,守着几亩地,却鼓不起“钱袋子”,纷纷外出务工,找出路。
转机就在2022年,当年2月,乌江寨景区投入运营,以其独具特色的资源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毗邻乌江寨景区的惠民社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机遇,紧紧抓住,该社区瞄准旅游产业,动员村民返乡发展民宿、农家乐等,迈上旅游发展新路。
村民刘德勇率先行动,投资60万元,将建于2016年的三层小楼改造成民宿,取名为“憬橙民宿”,精心装修后,2023年7月24日正式开业,11个房间几乎天天客满。
2023年,他经营民宿收入10多万元。“游客来自重庆、四川、广东等地。”刘德勇说,现在大多慕名而来,现在订房的不少呢!
游客纷至沓来,旅游热度升温。去年,刘德勇投入100多万元,盘活村里闲置的“大食堂”,打造时光里民俗餐厅,8月投入运营,接待国内外游客。
“我们主要接待粤港澳台、境外团等游客,为此我们精心研制菜品,制作出符合游客口味的佳肴,所有菜品现场炒制,让游客品尝到贵州生态美味。”他说,现在每天接待团体游客200多人,到月底,要接待1万人。
自从开业以来,时光里民俗餐厅营业额达100多万元。
随着憬橙民宿发展,此后,一栋栋民宿拔地而起,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返回家乡,加入这股“民宿热”。
民宿遍地开花
临近中午,玉霞民宿老板娘梁大美忙开了,把房间卫生打扫干干净净后,来到院子里,手工炒制红茶,准备接待下一批客人。
“从清明节开始,游客逐渐多起来,昨天住满的。”梁大美说。
她以前在外带小孩读书,2023年,她家小孩上高中,梁大美和丈夫返回村里,准备开办民宿,和家里的兄弟一商量,两家一拍即合,共同用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民宿设计成14个房间和农庄,提供餐饮、烧烤等,建成食宿一体的民宿。
“这两年旅游火爆,在家发展民宿,既能照顾老人,收入也不错。”揉捻茶叶,梁大美笑容满面。
去年,玉霞民宿住宿和农庄收入10多万元,今年,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瞄准民宿产业,去年,惠民社区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财政衔接资金、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帮扶资金,自筹部分资金,总计投入130万元,盘活村小学闲置资源,打造“坡坡上”民宿。
民宿周围布局了农耕体验、农耕文化等,引进社会主体合作,按照经营收入进行分红,致力于打造民宿示范项目。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我们围绕旅游做文章,支持惠民社区发展民宿产业,使之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派驻惠民社区干部吴亚峰说,民宿投入运营后,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20万元收入。
民宿产业蓬勃兴起,越来越多村民返乡,参与发展民宿产业。目前,该村共有民宿64家、餐饮店12家。
勾勒和美乡村画卷
旅游持续火热,民宿风生水起,更多惠民社区村民主动加入到旅游发展行列,开办农家乐、山庄,种植糯玉米、草莓,生产辣椒制品,打造牡丹“花海”。
走进遵义乌寨肥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乌江豆腐鱼山庄,游客正在用餐,品尝播州区特色美食。
“现在一天接待一两百人,旺季时一天要接待300多人。”该公司总经理杨灿说。
杨灿是播州区市民,两年前,她来到惠民社区,租赁该社区集体资产房屋,开办山庄经营乌江豆腐鱼,接待团体游客。
该公司主动走出去,与旅行社等合作,拥有稳定的客源,旺季时,月均收入15万元以上。
两个村民小组筹集资金,种植300亩牡丹花,扮靓村庄,形成游客拍照打卡地。
草莓采摘体验正如火如荼进行,游客住民宿、摘草莓,体验农事。
旅游火,惠民社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
不止惠民社区,民宿、餐饮也在新民镇其他村庄遍地开花,形成蓬勃发展态势。
“我们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统揽,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镇民宿达83家,带动村集体增收500万元以上,带动2000余人就业。”新民镇党委书记杨守东说,接下来,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生态、文化、人才、乡村治理与旅游同频共振,绘就生态美、产业旺、人才聚、文化兴的美丽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杨小友
三审 刘皓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