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在法庭上以皇帝口气告诉日本人:我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插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08:09 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决定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由各大战胜国共同任命法官审理。

转自:天津

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揭露日军在东北制造的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决定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由各大战胜国共同任命法官审理。

直至1946年8月12日,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苏联军官的押送下从海参崴到达东京,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作证。

四天后,也就是8月16日,溥仪出庭作证,揭露当时日军利用伪满洲国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上午11点25分,多名法庭执行官引领着一位身穿深青色的西装、白衬衫,系着黑领带,戴着一副圆眼镜,额前一缕乱发的男子来到现场。这位男子就是爱新觉罗·溥仪。

在证人席上坐下后,溥仪用标准的北京口音作着自我介绍,“我生在北京,名字叫溥仪,本来是满洲姓,爱新觉罗·溥仪。现在就不用满姓了,叫溥仪就好。”

在连续8天与日方的对峙中,溥仪表现得不卑不亢。日方抛出了多个极具误导性的问题,用来干扰溥仪。在这种高强度的审问环境下,溥仪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逻辑地接受审问。

坐在审判椅上的溥仪,不紧不慢地翻看着自己的备忘录。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傀儡皇帝的身不由己,同时也述说着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

在审判过程中,日方答辩律师抛出“你在伪满洲国做皇帝时,有没有人身自由”这个问题的时候,溥仪以一个故事作为回答。他说,在去奉天视察时,刚好经过自家的祖坟,想着去祭拜一下,吉刚(日本人派来监视溥仪的人)却说梅津司令(日本关东军司令)说了,作为满洲国的皇帝是没有资格祭拜祖坟的。由此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

日方见溥仪并没有受到他们的误导,随即发起了第二轮攻击。“你知道中国政府想要用你和日本合作这个行为,来审判你吗?”

要知道,这个问题与当日受审案件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溥仪在听到这个问题时也是十分的无奈。庭审台的法官在听到这个问题时,当场驳回了日方的这个问题。

在这种公正的审判环境中,无疑加大了溥仪的信心。全程神情悲愤的控诉日本人犯下的罪行,在说到自己的妻子谭玉玲遭受到日本人的杀害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悲伤的心情,他用手奋力地拍打着桌子,试图宣泄出自己的愤怒。

这时候,翻译官见状试图阻止溥仪的行为,却遭到了溥仪的霸气回怼。只见溥仪透过眼镜直直地盯着翻译官带着明显不悦的语气质问道:“你没看见我在讲话吗?你没看见我在讲话吗?”一字一句愣是让对面的日本翻译官说不出一句话。

随后一个挥手示意,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把椅子再往前移移,使自己更加的靠近麦克风。溥仪随即一个眼神又扫到日本翻译官身上,很是郑重地告诉他:“我要接着讲,我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插嘴,听到了没有!”用着不带一丝商量的语气、皇帝的口气,成功地震慑住了日本翻译官。

在这次的审判中,溥仪让当庭的外国人见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魅力。外国媒体当即将他评为最会说话的皇帝。可是在面对庭审法官让溥仪谈谈自己退位的经过时。这时候的溥仪带着略微的紧张,非常谨慎阐述了在1911年,国内发生了一场由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地推翻了当时已经腐败不堪的满清政府,在当年的12月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了,也代表着自己的退位。溥仪称这是一次非常进步的运动。

就这样,溥仪将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人在他的亲眼见证下,犯下的一桩桩一件件惨无人道的罪行,公之于众。从1946年开庭到1948年庭审结束,这两年经历了818次开庭,出庭作证的人数更是达到了419人。证据数量也达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4500多份。

溥仪与日本律师在军事法庭上的对骂,足足持续了8天。这8天让溥仪在这次东京审判上创造了最长的作证纪录。这次庭审溥仪承受住了以广濑伊朗为首的战犯团律师的轮番轰炸,威逼恐吓。

因为溥仪在伪满洲国期间和日本战犯有着很多次的合作,所以审理中陈述案件时,大多数的证词都被法庭采用。而日本战犯在面对溥仪有理有据地指认时,全部矢口否认。其中军事法庭指控日本甲级战犯的55条罪状中,东条英机一个人就占了54条,但是对于这些罪状东条英机拒不承认。

此时的东条英机还是存有侥幸心理,写下了长达20多万字的辩护词,试图逃过军事法庭带给他的审判。但是在一条条确凿的证据下,以东条英机为首的这群战犯还是接受了他们的命运。

庭审的最终结果形成了一份,多达50000多页的审判记录和一份1200多页的判决书。从11月4日一直宣读到11月12日才结束。

1948年12月23日这批战犯被押上了死刑台。我国同美、苏、英四国驻日代表在驻日联盟军司令麦克阿瑟的邀请下来到了处刑现场监督。这些恶魔在面对死亡时,被吓得双脚发软,无法站立。在各国人员的注视下,这些恶魔在死刑台上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要知道溥仪在这次出庭作证之前已经在苏联呆了一段时间,为啥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会跑到苏联,事情是这样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此时的溥仪眼看着自己的靠山倒台了,想着自己要是被老百姓抓住就死定了,还是带着金银财宝跑日本吧!

苏联对他很不错

没承想,刚跑到沈阳机场,就被苏联红军抓获。也就是从这一天,溥仪开启了他的战犯生涯。

作为战俘的溥仪,却受到了苏联人民的优待。这一点,也是溥仪没有想到的,当时的莫罗科夫卡收容所因为他的到来为他个人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在生活方面,提供了很多精美的餐食,精细到每日四餐(多加了一道午茶)。

收容所为溥仪准备个人的单间,并在里面安装的无线广播,供他消遣娱乐。也不需要溥仪劳作,闲暇时间溥仪等人还可以散步、聊天。虽然苏方,对他们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活动的范围,比溥仪在伪满洲国做皇帝时的范围还要大。

苏联舒适的生活,让溥仪产生了长期居住在苏联的想法,为此他让弟弟溥杰写信给斯大林,要求允许他留在苏联。书信递到了苏军中校沃罗拓夫手上,可是并没有收到回复。此后的日子,他也多次向斯大林那边递交书信,但是都石沉大海。

1950年8月1日溥仪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中苏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没过多久,溥仪同伪满洲国的263名“战犯”移交到了中国政府。

溥仪的内心十分惶恐,认为回去一定会被枪毙。但是作为曾经的帝王,他决定临刑前大喊一句“太祖高皇(努尔哈赤)帝万岁!”来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但是溥仪并没有迎接到他的死亡。新中国只是把他们关押在了送抚顺战犯管理所,可笑的是这个抚顺管理所,是伪满时期专门用来关押一些反满抗日的爱国志士,没想到溥仪的归宿竟然是自己修的监狱。

来到抚顺收容所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体检,这是令溥仪万万没有想到的。从体检报告来看溥仪除了高度近视外,身体各方面还是很健康的。随后管理所的人员给溥仪发放了管理所的代号胸章。作为曾经的九五之尊溥仪是接受不了的,尤其是在别人喊道“918号”时他的内心时十分难受的。在之后的教化生活中,溥仪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代号。

溥仪刚开始被分配到管理四所、67号监房。这里有他的弟弟溥杰、岳父荣源和以前一些服侍他的侍从。这些人的存在让溥仪还是过着皇帝般的生活,早晨别人伺候他穿衣洗脸、给他打饭、晚上睡觉还要负责给他洗脚,事无巨细的照顾着他生活的一切。

管理人员看到这种情况,心想这怎么起到教化作用。现在是新中国人人平等,哪里来的皇帝,皇亲国戚、或者是达官贵人,在这里他们的身份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囚犯。不可以搞任何的特殊化对待。为了改变溥仪的这些毛病,管理所直接就把溥仪转到了68号监房。尽管这样,溥仪的内心还是认为即使今日自己是个阶下囚,但也改变不了他高贵的皇室血统。

尤其是洗澡时,溥仪是拒绝和他人一同进行的。他认为自己天子,神圣不可侵犯。自己的“龙体”也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看的,更不能说共处一室洗澡了。所以他每次都是一个人早早的来到,然后洗完赶紧就跑。而且每次去理发时,他都要做到最中间的那个位置,如果没有溥仪是不会理发的。

这样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狱友的不满,在生活中经常讽刺溥仪。溥仪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怒,就把自己关进了厕所浑身弄得臭气熏天,然后在监房晃荡。这时候,监房的人都被这味道熏的眼睛鼻子一把泪。溥仪幼稚的报复计划就得逞了。

被叫“废物皇帝”很难过

经过一年的改造,从刚开始的不会扣扣子、系鞋带、整理自己的床铺之类的生活小事到最后,可以自己去亲力亲为,甚至是自己缝补袜子,虽然时常被针线伤手。生活自理方面总算是解决的了。

平时的集体劳动,也是让溥仪最头疼的事情。以前作为皇帝的他,哪里下地劳作啊!那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有一次他被安排去糊纸盒,这种时候大家会发起劳动竞赛,进行质量、数量上的比拼。这个时候无论是那个组,都不希望溥仪的参与,因为只要是溥仪在的组必输。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喊“皇帝拖后腿了”久而久之还给溥仪安上了“废物皇帝”这个头衔。

溥仪为了摆脱这头衔,开始向别人虚心请教。这些伪满大臣在看到自己曾经的主子在向自己虚心求学,倒也不吝赐教。经过多天的努力,溥仪终于糊出了8个大致合格的纸盒。这使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说“我的高兴是空前绝后的,我开始看到一点希望:看来我还能学会干活。”

之后,收容所将他们糊盒子的酬劳,买了糖果奖励给了他们。当溥仪看着这些自己劳动所获得的糖果时,大抵是真正明白了“劳动的意义”,他拿着一块糖细细地看着,不禁感慨道:这块糖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大概不比糊纸盒简单,天底下恐怕没有不费劲儿就生出来的。

糊纸盒事件之后,溥仪还参加了拔草、抬煤等劳动。这使他惊奇地发现身体比之前更好了,饭量也涨了,失眠也得到了改善,甚至是之前困扰他的胃病,也少发作了。除了劳动上的积极,思想上溥仪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955年6月的一天,一份由东北人民血与泪写成的控诉书交到了溥仪的手中。看着这份诉述上的数字,溥仪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惊。

上面记述的是1934年到1940年这七年间,伪满政府对东北人民的伤害。先后逮捕了东北和平居民26万4千余人。在伪满政府的监狱里,他们对那些抗日爱国志士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造成了大规模的死亡。仅是1936年监禁的19946人,里面患病者达到了19942人,死亡的数字也达到了2005人……

这些数字直接在溥仪的眼前,构建成了一幅人间炼狱的图像。控诉书中的数字直接刺激着溥仪的心脏,就好像那些亡者的家属和幸存者,在他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着他犯下的罪孽。看着这些血和泪的事实他不敢相信,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的他,还能活在当下的这个社会。每每闭上眼睛,好像有一双双仇恨的眼睛看着他,对他说“不可饶恕溥仪,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此刻的溥仪作为一个历史的回望者,他深知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自己的罪孽是有多么深重。此前他可能觉得自己会有被宽恕的一天,现在的他对自己的未来只有满满的无力。

1956年的春天,溥仪在战犯所学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一系列新社会主义改造文件。改造所为了让溥仪等人更好地进行改造。决定把他们带到社会上,了解当下社会情况,感受新社会氛围。溥仪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出狱的一天。

此刻溥仪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开心自己获得这短暂的自由,另一方面他无法面对老百姓。害怕自己的出现引起老百姓的愤怒去控诉公审他。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在3月5日的这一天溥仪等人出发了。

在参观的这几日,溥仪的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的一个状态。尤其是在平顶山的时候,溥仪的整个状态都显得十分地抗拒。这到底是为什么?那是因为溥仪清楚地知道平顶山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是由溥仪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时发生的一桩惨案。

1933年,一支由平顶山当地贫苦矿工组织的南满抗日义勇军,在平顶山英勇抗击日寇。事后,日军为了报复平顶山居民,以“通匪”的罪名对他们进行了无差别屠杀。一夜之间,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倒在了血泊里。

这些恶魔的尖刀对尚在病中的老人、即将分娩的孕妇、牙牙学语的孩童不带着一丝犹豫地刺入。当一切的哭闹停止后,为了检查有没有幸存者,这些恶魔又将刺刀狠狠的插入尸体,一批接着一批,看到还有口活气的,将肠子再从肚子里绞出来,看到大着肚子的孕妇将未成形的胎儿拿尖刀抛出来,狰狞地大喊:“这是小小的大刀匪!”

日军为了毁尸灭迹,烧光了平顶山六七百栋房子,为了掩埋尸体,用大炮轰塌了山体,随着山土的滑落,一具具尸体就这样陷入无尽的黑暗。用铁丝网封锁的废墟,黑烟滚了几天久久未散。

在听到幸存者声泪俱下的控诉后,溥仪内心除了极大地震颤外,更多的是害怕,害怕幸存者对他展开报复。可是他想错了,大错特错。那些幸存者说:“现在我们是幸福的,孩子也是幸福的,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我们只能放下个人的恩怨,去投身于解放人类的事业。”

为了更好的新中国,为了将来,为了每一个孩子,幸存者们宽恕了溥仪等人。这样的宽恕让他们无地自容,本来是逃过一劫的庆幸,此刻心中却是压着万斤巨石,更加沉重。

在回去的很长的日子里,这种负罪感像铁链一般,紧紧地锁在了溥仪的心上。但同时,溥仪也真正看到新中国的变化,看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过着好日子,这是他在那个腐朽的封建朝代没有看到过的。

溥仪带着这种感慨、这种震撼。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实实在在作为新中国的一份子,积极地参与劳动和改造。1959年,溥仪迎来了他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当讲台上宣读特赦名单时,令他万万没想到是,自己也在名单之内。带着激动感恩的心,溥仪满含热泪地接下了那份特赦令。也就是这一天溥仪结束了他长达10年的劳改生活。

来源:四没一有

相关推荐